杏圃仙游远,桃源往事亏。
名高孝妇传,词掞外孙碑。
孟鼎方知贵,莱衣不复嬉。
生男有如此,天道岂无知。
注释:
杏圃仙游远,桃源往事亏。
名高孝妇传,词掞外孙碑。
孟鼎方知贵,莱衣不复嬉。
生男有如此,天道岂无知。
赏析:
这首诗是对刘公实夫人董氏的挽诗,其中包含了深深的哀悼和对逝者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杏圃仙游远”,描绘了逝者的离世之地——杏圃,以及她仙游离去的遥远距离。杏圃,即杏园,古代文人墨客常以此为题作诗,寓意着美好、清雅。
第二句“桃源往事亏”,暗示了逝者生前的生活与经历。桃源,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虚构之地,象征着理想化的生活和避世的地方。这里用“亏”字,既形容逝者在桃源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表达了世事变迁,昔日的美好不再。
第三句“名高孝妇传,词掞外孙碑。” 这里的“名高孝妇传”指的是逝者在民间有着崇高的声誉,因为她孝顺的品质被传颂。而“词掞外孙碑”则意味着她在家族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因为她的词章被赞誉为可以媲美外孙的碑文。这两处用词都展现了逝者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她的优秀品质。
第四句“孟鼎方知贵,莱衣不复嬉。” 这两句反映了逝者的高贵身份及其生活态度的改变。孟子曾经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因此,尽管逝者曾经过着尊贵的生活,但她现在已放下一切,回归自然。
最后两句“生男有如此,天道岂无知。” 这句话表达了对逝者的一种赞美和祝福。它表明逝者虽然已经离开,但她的精神和品质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同时,这也体现了人们对天道的信仰和尊重。
整首诗以悲悼为主调,但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回顾和赞美,以及对她去世后影响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超越生死的哀思和对逝者无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