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拂拂弄轻黄,白纻云趋翰墨场。
鲁国儒冠能有几,长沙舞袖颇相妨。
英材自是千人敌,小试犹争一日长。
来岁皇都春色好,马蹄应带百花香。

【译文】

槐花轻轻地飘拂,把黄的花瓣弄湿了,白纻云彩般的翰墨场。鲁国的儒者帽子能有几位,长沙的舞袖妨碍了舞蹈。英才自有千军万马敌不过,小试牛刀也争一日之长。明年皇都春色更好,马儿蹄下带起百花香。

【注释】

  1. 槐花:指槐树开花时散发的香味。
  2. 轻黄:形容花朵的颜色浅黄而轻盈。
  3. 白纻云趋翰墨场:形容蒋子立像白云一般快速地在书写或绘画的场所中穿行。
  4. 鲁国儒冠:鲁国的古代服饰,代表儒家学者的形象。
  5. 长沙舞袖:指长沙的舞蹈,通常与音乐和舞蹈结合,这里可能暗指蒋子立具有艺术才华。
  6. 英材自是:表示蒋子立有非凡的才能。
  7. 千人敌:形容英勇无敌。
  8. 小试:初次尝试或考试。
  9. 一日长:一天的时间。
  10. 来岁:明年。
  11. 皇都:指京城或者国家首都。
  12. 马蹄应带百花香:用比喻的手法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马蹄踏过的地方会留下百花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蒋子立赴河南试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首句“槐花拂拂弄轻黄”,以槐花的飘动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槐花的轻黄也象征着美好的景象。接下来“白纻云趋翰墨场”,形容蒋子立如同白云一般迅速进入书写或绘画的场所,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敏捷思维。

诗中的“鲁国儒冠能有几,长沙舞袖颇相妨”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与赞赏。鲁国的儒者帽子象征着学问与道德,而长沙的舞袖则代表了艺术与灵动。尽管两者不同,但蒋子立都能展现出自己的才华,这体现了诗人对朋友全面能力的肯定。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未来的期待:“英材自是千人敌,小试犹争一日长。来岁皇都春色好,马蹄应带百花香。”这里的“英材自是千人敌”强调了蒋子立的卓越才能,足以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小试犹争一日长”则表明即使是初次尝试也值得骄傲,因为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一部分。最后两句更是将希望寄托在未来,期盼明年春天的到来,并预祝蒋子立在皇都的表现能够赢得人们的赞美。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情、才能和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