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万馀言七轴装,无边妙义内含藏。
溢心甘露时时润,灌顶醍醐滴滴凉。
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
假饶造罪如山岳,只消妙法两三行。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莲花经赞,六万馀言七轴装。

  • 翻译: 莲花经赞,这部经书有六万多字,用七轴来装载。
  • 注释: “六万馀言”指的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字数,“七轴”可能指书籍的装订方式(即使用七张轴纸来装订),以便于阅读和保存。

第二句:无边妙义内含藏。

  • 翻译: 其中包含的深意是无限的,难以完全理解。
  • 注释: “无边妙义”表达了经文的内容丰富而深邃,“内含藏”意味着这些教义蕴含在文字之中。

第三句:溢心甘露时时润。

  • 翻译: 这种精神上的滋养就像不断地从心中溢出的甘霖,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 注释: “甘露”通常指珍贵的、有益的食物或饮料,这里比喻经文中的智慧如甘露般滋润人心。

第四句:灌顶醍醐滴滴凉。

  • 翻译: 如同佛祖的圣灵之水,点滴之间给予清凉和指引。
  • 注释: “灌顶”通常指佛教仪式中的一种做法,将甘露直接灌注到头上,象征智慧和启示;“醍醐”为上等的乳酪,比喻这种智慧极为珍贵,能带来精神上的清凉与净化。

第五句:白玉齿边流舍利,红莲舌上放毫光。

  • 翻译: 就像白玉雕刻的佛像牙齿边流出的珍珠般的舍利子,以及红莲般盛开的莲花舌头上放射出的光芒。
  • 注释: “舍利子”是一种佛教中的圣物,象征着修行者的身体已经净化成纯净无暇的物质;“玉齿边”暗喻这些舍利子的光泽犹如玉石般细腻;“红莲舌”形容莲花的美丽与纯净。

第六句:假饶造罪如山岳,只消妙法两三行。

  • 翻译: 即便有罪如山岳般巨大,只需要领悟一两行精妙的佛法,便足以洗涤罪恶。
  • 注释: “假饶造罪如山岳”表明无论罪孽多么深重,佛法的力量能够轻易地将其化解;“两三行”强调了佛法简练而又深远的特点,寥寥数语便能解决问题。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一部深奥的佛教经典《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描绘了其内容的丰富与深邃。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对这部经书的理解与感悟,如甘露、醍醐、舍利、佛牙等,这些都是佛教文化中极具象征意义的符号,体现了佛教哲学的深厚底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