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带儿出,儿行自回皇。
儿不倦行路,遣儿心内伤。
问儿何所伤,儿语不敢详。
将儿雇织作,不忍织鸳鸯。

注释:

阿母带儿出,儿行自回皇。——母亲带着孩子出门,孩子自己却回头观望。

儿不倦行路,遣儿心内伤。——孩子不怕走远路,是因为内心有伤。

问儿何所伤,儿语不敢详。——我问孩子心里有什么伤心事,孩子却不敢告诉我详细情况。

将儿雇织作,不忍织鸳鸯。——我将儿子雇佣去做活,不忍心让他织成鸳鸯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现母爱和孩子心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个普通的家庭生活场景,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担忧和爱护。

首句“阿母带儿出,儿行自回皇”描写了母亲带着孩子出门的情景,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会感到新奇和兴奋,但同时也会感到不安和恐惧。这里的“回皇”可以理解为孩子的内心感受,他既感到新奇,又感到害怕。

第二句“儿不倦行路,遣儿心内伤”进一步描绘了孩子的心理状态。虽然孩子不怕走远路,但他的内心却受到了伤害。这是因为他对母亲的离开感到难过,对未知的世界感到害怕,这些都是他内心的伤痕。

第三句“问儿何所伤,儿语不敢详”则是诗人对孩子们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他问孩子们为什么感到伤心,但孩子却不敢告诉他具体的原因。这表明孩子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他们可能害怕被父母知道,也可能害怕被其他人知道。

最后一句“将儿雇织作,不忍织鸳鸯”更是揭示了诗人对孩子们的深深关爱。他将孩子雇佣去做活,但不忍心让他去织那些美丽的、象征爱情的鸳鸯鸟。这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这些鸟类代表着美好的愿望,而孩子的心灵已经受到了伤害,不应该再受到这样的打击。

整首诗通过对一个家庭日常场景的描述,展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母爱的深刻情感。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深沉,也让我们思考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关爱我们的孩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