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前社后雨纷纷,山北山南处处闻。
田父不知墙壁字,此声便是劝农文。

【注释】

布谷:布谷鸟,又名杜鹃。鸣声凄厉而短促,古人以之比喻催人耕田的号令之声。

社前社后:指春秋两社祭祀的地方,这里泛指田间地头。

山北山南:指山的北面和南方,泛指各处。

墙字:墙上的题字,此处借指官府告示。

劝农文:指布告或告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作,描写了布谷鸟在田野上空的啼叫,以此传达朝廷对农民的号召和催促。

“社前社后雨纷纷,山北山南处处闻。”首句交代了时间和地点,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到处回荡着布谷啼叫的画面。这里的“社前社后”指的是春秋两社祭祀的地方,即田间地头;“山北山南”则是指山的北面和南面的广大地区,暗示了这一啼叫声传遍了整个田野。第二句通过“纷纷”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雨点细密、连绵不断的景象,同时传达出春雨时节的湿润和清新。

“田父不知墙壁字,此声便是劝农文。”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被布谷鸟的啼叫所吸引,却不知其中蕴含着朝廷对农民的号召和催促的情景。这里的“田父”指的是普通的农民,他们或许因为忙于耕作而忽略了周围的环境变化。“墙壁字”则暗指墙上的告示或官府的公告,这些文字通常都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传达朝廷的命令和要求。然而,对于普通农民来说,这些墙壁字可能并不那么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布谷鸟的啼叫声,虽然看似平常,但却巧妙地传递出了朝廷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切。

这首诗通过对布谷鸟啼叫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政府与民间的沟通问题,以及普通农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