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暮方投宿,敢嫌茅屋低。
池清月易入,林密鸟争栖。
买酒春篘瓮,求蔬夜摘畦。
路长莫贪睡,嘱仆早听鸡。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点出关键词语,再结合着重点词语理解诗歌内容,最后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表述出来即可。本题要求赏析诗中景物的特点及作用,考生可从“昏暮”“方”“低”等词中体会其对环境的描写;“月易入”,写出了环境之静;“争栖”“摘畦”,则写出了动物之活;“路长莫贪眠”,则写出了人的态度之谨慎。
【答案】
译文:黄昏的时候才投宿在旅店中,不敢嫌茅屋低小。清冷的月色容易进入池水,密林深处鸟儿争相栖息。买来美酒在瓮中酿春酿,夜来采摘蔬菜准备当晚餐。路途遥远不要贪睡,嘱咐仆人早些听见鸡啼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途生活的七言律诗。首联是全诗的领起句,诗人先点明了时间是黄昏时分,并说明是在投宿后。“昏暮方投宿”,既交代了时间,又为下文写景作了铺垫。颔联紧承上文,描写了夜晚的环境。“池清月易入,林密鸟争栖”,这一句中,“清”“密”两个形容词分别修饰“池”与“林”,将二者写得形象生动。而“月易入”“争栖”两句,更是把景物写得十分逼真,使人仿佛看到了月光透过树丛,照亮了小池塘,而树林中的小鸟也争相在这光亮之中安息。颈联写诗人夜宴的情景,“买酒春篘瓮”,“春篘”即酿酒,“买酒”表明了诗人的豪爽,“篘”,就是酿制。“求蔬夜摘畦”,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夜摘”表明了诗人的勤劳,“求蔬”显示了诗人的生活俭朴。尾联写诗人的惜时之情。“路长莫贪眠”“嘱仆早听鸡”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惜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