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枥林村,柴门闭夕曛。
自来松下坐,闲想壁间文。
守树猿偷果,窥山犬吠云。
多应寻鹤去,祇隔暮溪濆。
【注释】
枥(lì)林:树林。枥,马槽。
夕曛(xūn):傍晚的余晖。
自来:自己走来。坐:坐着。
闲想:随意思考。壁间文:壁上的诗文。
守树:守护树木。猿(yuán):猿猴。偷果:偷果子。
窥山:在山上偷看。犬吠云:狗叫声传上天空。
多应:大概。寻鹤去:去寻找鹤。鹤:一种鸟类,栖息于山林之中。
祗隔:只隔着。暮溪濆(pén):傍晚的溪水边。濆,岸上突出的部分。
赏析:
这首诗是郑谷在拜访一位名叫郑隐君的人时写的,但未能见到。诗中描写了诗人访友不遇时的所见所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行尽枥林村”描绘了诗人走过一片树林,最后来到一个小村庄的经过。枥林村可能是一个偏僻的地方,也许是诗人为了躲避喧嚣而选择的隐居之地。
第二句“柴门闭夕曛(xūn)”,描绘了诗人看到一户农家的柴门关闭,夕阳斜照的景象。夕阳的余晖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到来。这里的“柴门”、“夕曛”等词语都为读者营造了一种静谧、宁静的氛围。
第三句“自来松下坐”则表现了诗人来到一座松树林下,坐下来休息的情景。松树林中的松树挺拔、高大,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诗人坐在这些树木下,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
第四句“闲想壁间文”则表现了诗人在思考墙上的诗文。这里的“闲想”意味着诗人在闲暇之时,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一些诗词歌赋之类的东西。他可能在欣赏这些诗文,也可能在思考自己的创作。这里的“壁间文”指的是墙上的诗文,可能是朋友留下的诗句或书法作品。
第五句“守树猿偷果”则表现了诗人在观察树上的猿猴。猿猴在树上攀爬、跳跃,它们在树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而当它们发现有人靠近时,就会小心翼翼地将果子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里的“守树”和“偷果”都是猿猴的行为特点,而“窥山犬吠云”则表现了诗人在山上观察狗吠的情景。狗在山上巡逻,当它们发现有危险时,就会大声吠叫,提醒人们注意安全。这里的“窥山”和“吠云”都是狗的行为特点,而“多应寻鹤去,祇隔暮溪濆”则表现了诗人在傍晚时分寻找鹤的情景。鹤是一种优雅的鸟类,常在山林之间飞翔。诗人可能在某个山谷中发现了一只鹤,于是决定去寻找它。然而,他只隔着一道溪水,无法接近它。这里的“寻鹤”指的是寻找鹤,而“暮溪濆”则表示天色已晚,溪水已经涨满了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