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今十日,曾未及湘山。
旧疾痁频作,方炉火自跧。
风高知木脱,雨细念梅斑。
飘泊方兹始,林园未遽还。
这首诗是杜甫赠给张次律的诗作,共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首先解读诗句:
长沙今十日,曾未及湘山。
旧疾痁频作,方炉火自跧。
风高知木脱,雨细念梅斑。
飘泊方兹始,林园未遽还。
然后是译文:
长沙已过去十天了,还没有到过湘山。
我的旧病经常发作,我正坐在柴火旁休息。
风吹得树枝摇摆,我注意到树木在脱落。
雨下得很小,我想起梅花在雨中斑点。
我现在才刚刚到达这里,但我还没有完全恢复健康就又离开了。
以下是注释:
- 长沙(现在的湖南省长沙市)
- 十日(指十天前)
- 曾未及(没有去过)
- 旧疾痁频作(我的旧病经常发作)
- 方炉火自跧(正坐在柴火旁休息)
- 风高(风吹得很高)
- 知木脱(我知道树木在脱落)
- 雨细(雨下得很小)
- 念梅斑(想起了梅花在雨中斑点的样子)
- 飘泊方兹始(我现在才刚刚到达这里)
- 林园未遽还(但我还没有完全恢复健康就又离开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他描述了从长沙出发到湘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通过描述风高树脱、雨细梅斑等自然景象,诗人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他的内心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