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领三年吏,江天百里居。
我非拘雁鹜,君乃傲樵渔。
得誉且得谤,似高仍似疏。
襄阳耆旧传,书子定联予。
注释:
- 簿领三年吏,江天百里居:在官府工作三年,居住在千里之外的江边。
- 我非拘雁鹜,君乃傲樵渔:我不是被束缚的雁鸟,您是高傲的渔夫。
- 得誉且得谤,似高仍似疏:得到赞誉的同时也会遭受诽谤,显得高傲却又被疏远。
- 襄阳耆旧传,书子定联予:襄阳有位年长者将我的故事传颂,我的儿子与您结为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留别陈明叔兼属胡仲威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遭遇为背景,通过对友人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的开头两句“簿领三年吏,江天百里居”,描述了自己作为官府职员三年的经历以及居住于江边的景色。这里的“簿领”指的是官职,“江天”则描绘了宽阔的江面和天空。这两句通过描绘自己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为后面的诗句铺垫了背景。
接着两句“我非拘雁鹜,君乃傲樵渔”,则是对友人的性格特点进行描述。诗人将自己比喻为被束缚的雁鸟,而将友人比作高傲的渔夫。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谊深厚,彼此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
最后两句“得誉且得谤,似高仍似疏”,则是对自己的处境和感受进行了总结。诗人说自己虽然得到了赞誉,但也遭受了诽谤;虽然显得高傲,但却被人们疏远。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
最后两句“襄阳耆旧传,书子定联予”,则是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诗人希望襄阳的年长者能够将他的事迹传颂下去,同时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够与友人结为好友,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