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屋两三间,随僧且住山。
诗无一朝废,官有十年闲。
日上花明野,鸡啼门掩关。
春风从草草,老态已斑斑。

注释:

败屋两三间,随僧且住山。

诗无一朝废,官有十年闲。

日上花明野,鸡啼门掩关。

春风从草草,老态已斑斑。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山中随僧居住的生活,以及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1. 败屋两三间,随僧且住山。
    这句诗描绘了山中的环境,只有几间破旧的房屋供人居住,但作者并不嫌弃,而是选择随僧一起住在这里。这里的“败屋”指的是作者曾经的官邸,而“两三间”则表示房屋不多,简陋。“随僧且住山”则是说作者现在选择了隐居生活,与僧众共度时光。

  2. 诗无一朝废,官有十年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他每天坚持写诗,即使没有一天被废除也没有放弃。而“官有十年闲”则是指他在官场上的十年时间并没有浪费,虽然工作繁忙,但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文学追求。

  3. 日上花明野,鸡啼门掩关。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生活状态。每天早晨,阳光明媚,花儿盛开,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而当鸡叫的时候,他会关上房门,开始一天的工作。这里的“日上”和“花明”都是形容早晨的景象,而“鸡啼”则是一种常见的生活场景。

  4. 春风从草草,老态已斑斑。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叹。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但作者的头发已经变得稀疏,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这些都反映了他的衰老之态。这里的“春风从草草”可以理解为春天的气息,而“老态已斑斑”则是指作者的身体状况。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山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同时,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中的情感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