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尽庵才出,云深山更藏。
陂池新得水,松桧旧成行。
午供随斋钵,留题陟上方。
林鸠方唤雨,归路恐相妨。

注释:

路尽庵才出,云深山更藏。

陂池新得水,松桧旧成行。

午供随斋钵(斋钵是佛教徒的饭钵),留题陟上方(陟,通“陟”,登上;上方,指寺庙)。

林鸠方唤雨,归路恐相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章坞庵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对这里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联“路尽庵才出,云深山更藏。”描绘的是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走在山路上,直到路尽头才看到庵子出现。而当进入山林深处,更加觉得山中云雾缭绕,仿佛整个世界都隐藏在其中。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云雾比作人的衣裳,形象地描绘出山中的景色。

颔联“陂池新得水,松桧旧成行。”则是对庵子的进一步描绘。陂池是指池塘,新得水则意味着这个池塘最近才被清理过,显得格外清澈。松桧指的是两种植物,旧成行则表明这些植物已经生长了很多年,形成了一片树林。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陂池和新得水的清澈、松桧和旧成的树林,展现了庵子周边的美丽景色。

颈联“午供随斋钵,留题陟上方。”则是对作者生活状态的描写。在这里,“午供”指的是中午时分的食物供应,“留题”则是留下自己的字迹。这两个词组共同表达了作者在庵子里的生活状态,即他在这里度过了许多时光,留下了自己的回忆和情感。

尾联“林鸠方唤雨,归路恐相妨。”则是对作者归途的担忧。林鸠是鸟类的一种,它常常在雨前发出叫声,象征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而“归路恐相妨”则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回家的担忧,害怕因为天气的原因而无法及时回家。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还透露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