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行江左路,曾涉蒋山椒。
野逸思乘蹇,仪型想冠貂。
帖窥藏五世,诗续咏前朝。
永日欣无斁,巾攲膝屡摇。

【注释】

荆公:即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文,指王安礼,宋神宗时宰相,因与王安石有矛盾被贬。帖:书信。蒋山: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相传三国吴大帝孙权曾在此建行宫。椒: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句容市西南。

“野逸”三句:意谓自己追求的是旷达的情趣和高雅的风度,想效仿王安礼,成为一位冠貂蝉之冠、佩貂裘之人。貂蝉,古代一种贵重的头饰,这里泛指高贵的服饰。

五世:五代,指王安礼的祖父至自己的五代祖先。

“永日”二句:意为整天沉浸在诗书之中,以致连衣帽也常常歪斜地垂在膝间。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收藏王安礼《荆公帖》的七言诗。开头两句点出题旨:自己游历江南,曾经到过蒋山,观赏了王安礼的遗物《荆公帖》。“余行江左路”一句交代了自己的行程;“曾涉蒋山椒”一句表明了自己的观览对象。

中间四句写自己对王安礼及其书法艺术的仰慕。“野逸思乘蹇,仪型想冠貂。”这两句说自己虽不拘小节,但崇尚王安礼那种高洁的志趣;想以冠貂蝉那样的华贵服饰,来装扮自己,以期得王安礼的真传。“五世”两句说王安礼的书法,可以追溯到五代以前,其祖祖辈辈都精通此道。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的祖籍是五代前王姓家族。“帖窥藏五世”一句,说明自己所收藏的是王安礼的书法真迹,因而十分珍贵。“诗续咏前朝”一句,说自己想效法王安礼,继续作诗吟咏前代名人。“永日欣无斁”两句说自己在欣赏王安礼书法真迹之余,又陶醉于诗书中,以至连衣服都歪斜地垂在膝上。“巾欹”(衣帽歪斜下垂)是古人的一种雅致,这里用以形容自己全神贯注于书法艺术的境界。

末两句写自己在书房里终日沉醉于王安礼的书法艺术中,以至于忘记了休息。“巾欹”两句,是全诗的结穴,也是对全诗内容的高度概括。

全诗以赞美王安礼的书法为主旨,表达了作者对王安礼以及他所擅长的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赞颂王安礼,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