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风雨壁宁隳,雅志安和寓此诗。
前此后今宁浪出,岂非显晦亦关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的内涵,然后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及思想倾向等进行分析。本诗是苏轼贬官惠州时所作的一首咏物诗。首联点明“壁”字,写诗人在雨压屋宇,风雨交加中发现了凌公所题诗赋六绝句中的第三首;颔联写凌公的雅志和对世事的看法:即使前代、后代的人都不能轻易地出世或入世,但既然要出世,就一定要出得有名望;既然要入世,就要入得有道理,这道理与时事紧密相连;颈联进一步阐释这一观点。尾联点出全诗主旨:凌公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他的思想却永远值得人们学习。

【答案】

(1)不因风雨壁宁隳(“隳”,毁坏)——不因为风雨而使墙壁倒塌。

(2)雅志安和寓此诗(“安和”,安详和顺)——高尚的志向,平和的性情寄托在这首诗里。

(3)前此后今宁浪出(“浪出”,随意而出)——前代、后代的人不能轻易地出世或入世。

(4)岂非显晦亦关时(“显晦”,显贵和隐退;“关时”,关系到时代)——既然要出世,就一定要出得有名望;既然要入世,就要入得有道理,这道理与时事紧密相连。

(5)岂非显晦亦关时(“显晦”,显贵和隐退)——凌公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他的思想却永远值得人们学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