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题诗待海棠,要从地主借绳床。
偶因风雨愆期至,已是飘零学退妆。
【注释】初九日:即初九。题诗:在海棠树上题写的诗歌。海棠,即木犀。借绳床:借用别人的竹制绳床。“地主”:指主人。愆期:延误了期限。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与友人同赏木犀海棠的趣事。
诗的前两句说:每天我都在海棠树旁题诗作画,要向主人借来竹制的绳床。后两句写因风雨延误了观赏的时间,而感到惆怅,自比为飘零的美人,学着退妆打扮。全诗语言平实,但含蓄蕴藉,寓意深远。
日日题诗待海棠,要从地主借绳床。
偶因风雨愆期至,已是飘零学退妆。
【注释】初九日:即初九。题诗:在海棠树上题写的诗歌。海棠,即木犀。借绳床:借用别人的竹制绳床。“地主”:指主人。愆期:延误了期限。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与友人同赏木犀海棠的趣事。
诗的前两句说:每天我都在海棠树旁题诗作画,要向主人借来竹制的绳床。后两句写因风雨延误了观赏的时间,而感到惆怅,自比为飘零的美人,学着退妆打扮。全诗语言平实,但含蓄蕴藉,寓意深远。
芳桂杂榛菅出自《挽周德友》,芳桂杂榛菅的作者是:赵蕃。 芳桂杂榛菅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芳桂杂榛菅的释义是:芳桂杂榛菅:比喻贤才与庸碌之辈夹杂在一起。 芳桂杂榛菅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芳桂杂榛菅的拼音读音是:fāng guì zá zhēn jiān。 芳桂杂榛菅是《挽周德友》的第8句。 芳桂杂榛菅的上半句是: 委疏仍嗣野。 芳桂杂榛菅的全句是:委疏仍嗣野
委疏仍嗣野出自《挽周德友》,委疏仍嗣野的作者是:赵蕃。 委疏仍嗣野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委疏仍嗣野的释义是:“委疏仍嗣野”可以释义为:即使衰微,仍然继承着野性的血脉。 委疏仍嗣野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委疏仍嗣野的拼音读音是:wěi shū réng sì yě。 委疏仍嗣野是《挽周德友》的第7句。 委疏仍嗣野的上半句是:它年化鹤还。 委疏仍嗣野的下半句是:芳桂杂榛菅。
它年化鹤还出自《挽周德友》,它年化鹤还的作者是:赵蕃。 它年化鹤还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它年化鹤还的释义是:它年化鹤还:指他年若能飞升成仙,便如同白鹤一般返回人间。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德友的怀念与期望,希望他在来世能获得超脱,再次重逢。 它年化鹤还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它年化鹤还的拼音读音是:tā nián huà hè hái。 它年化鹤还是《挽周德友》的第6句。
此日骑鲸去出自《挽周德友》,此日骑鲸去的作者是:赵蕃。 此日骑鲸去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此日骑鲸去的释义是:此日骑鲸去:指诗人周德友逝世,如同骑着鲸鱼离去,比喻其仙逝。 此日骑鲸去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此日骑鲸去的拼音读音是:cǐ rì qí jīng qù。 此日骑鲸去是《挽周德友》的第5句。 此日骑鲸去的上半句是:赋命一何悭。 此日骑鲸去的下半句是:它年化鹤还。
赋命一何悭出自《挽周德友》,赋命一何悭的作者是:赵蕃。 赋命一何悭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赋命一何悭的释义是:赋命一何悭:命运多么吝啬,指命运不好,遭遇不幸。 赋命一何悭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赋命一何悭的拼音读音是:fù mìng yī hé qiān。 赋命一何悭是《挽周德友》的第4句。 赋命一何悭的上半句是: 予才无乃厚。 赋命一何悭的下半句是: 此日骑鲸去。
予才无乃厚出自《挽周德友》,予才无乃厚的作者是:赵蕃。 予才无乃厚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予才无乃厚的释义是:予才无乃厚:我的才华或许过于厚重。 予才无乃厚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予才无乃厚的拼音读音是:yǔ cái wú nǎi hòu。 予才无乃厚是《挽周德友》的第3句。 予才无乃厚的上半句是:犹宜入道山。 予才无乃厚的下半句是:赋命一何悭。 予才无乃厚的全句是
犹宜入道山出自《挽周德友》,犹宜入道山的作者是:赵蕃。 犹宜入道山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犹宜入道山的释义是:宜:应当;道山:道教名山。犹宜入道山,意指周德友应当隐居到道教名山,即隐退山林,修行修炼。 犹宜入道山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犹宜入道山的拼音读音是:yóu yí rù dào shān。 犹宜入道山是《挽周德友》的第2句。 犹宜入道山的上半句是:不作玉堂仙。
不作玉堂仙出自《挽周德友》,不作玉堂仙的作者是:赵蕃。 不作玉堂仙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作玉堂仙的释义是:不作玉堂仙:不追求成为玉堂中的仙人,即不追求虚无缥缈的仙界生活,意指不追求脱离尘世的超然境界。 不作玉堂仙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不作玉堂仙的拼音读音是:bù zuò yù táng xiān。 不作玉堂仙是《挽周德友》的第1句。 不作玉堂仙的下半句是:犹宜入道山
尚可寄寻梅出自《岁除日立春》,尚可寄寻梅的作者是:赵蕃。 尚可寄寻梅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尚可寄寻梅的释义是:尚可寄寻梅:还可以寄托寻找梅花的心情。 尚可寄寻梅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尚可寄寻梅的拼音读音是:shàng kě jì xún méi。 尚可寄寻梅是《岁除日立春》的第8句。 尚可寄寻梅的上半句是: 去年湖上寺。 尚可寄寻梅的全句是:去年湖上寺,尚可寄寻梅。
去年湖上寺出自《岁除日立春》,去年湖上寺的作者是:赵蕃。 去年湖上寺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去年湖上寺的释义是:去年湖上寺:指去年在湖边的寺庙。 去年湖上寺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风格是:诗。 去年湖上寺的拼音读音是:qù nián hú shàng sì。 去年湖上寺是《岁除日立春》的第7句。 去年湖上寺的上半句是:初无尊可开。 去年湖上寺的下半句是:尚可寄寻梅。 去年湖上寺的全句是
初九日 其一 一片花飞春未知,杜陵野客已深悲。 况堪昨夜狂风雨,吹折东家桃树枝。 注释: - 片:一丛、一朵。 - 花飞:落花纷纷。 - 春:春季。 - 杜陵:古地名,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 - 野客:寄居他乡的游子或无家可归的人。 - 深悲:深深的悲伤。 - 昨夜:昨夜(指重阳节)。 - 狂风雨:猛烈的风雨。 - 东家:指自己的东家,即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
三月六日 其三 怪底朝来暖欲昏,故应晚雨剧翻盆。 空斋寂寞催成睡,风为卷书还闭门。 注释: 怪底:为何如此。怪,疑问词;底,语气词。 朝来:早晨。 暖欲昏:暖到快要天黑了。 故应:因此应当、所以。 晚雨剧翻盆:晚上的雨下得太大。 空斋:空寂的书房。 寂寞:孤独。 催成睡:催促我进入梦乡。 风为卷书还闭门:一阵狂风把门吹开,把书吹得到处都是,又把门窗关上。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小诗
“自把残书洗睡昏,欲求甚解与谁论”出自清代李光《三月六日闻五马同郡僚出郊劝农 其二》。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 “自把残书洗睡昏”:我拿起这些残破的书籍清洗,想要借此驱散睡意。 - “欲求甚解与谁论”:但我却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它,又该向谁说呢? - “乍然好鸟闻深樾”:忽然间,一只鸟儿从树荫中飞出,听到深深的林樾声。 - “忽尔荒鸡听远村”:同时,远处村庄里传来了荒废的鸡鸣声。
注释1: “老眼看花”句,意为年迈的人看着鲜花(指水仙花),仿佛看到花在雾中。 “寥寥鼻观”句,意谓鼻子所闻到的香气和花的香味相通。 “水仙蜕去”句,意谓水仙花脱去了花瓣(即花蕊)变成梅子了。 “只有山矾”句,意谓只有山矾这种花印上了这一阵风。 赏析2: 这首诗是写诗人观赏水仙花后,联想到梅花与山矾等其他花木的变化,而感到自然界的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水仙花比作人一样有情
注释:我年老读书不是少年时,因此怜悯那瑟瑟发抖的牛犊还要用鞭子打。看竹只是偶然闲适半日时光,回家后却惭愧肚子空空。 赏析: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诗人晚年对世事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首句“老去读书非少年”,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人们,年老之时再学习,已不再是年少时的光景。第二句“故怜觳觫尚加鞭”,诗人怜悯那些还在努力挣扎的农夫,即使他们瑟瑟发抖,依然要被鞭打
注释: 独行:独自行走。其一:第一首。曼曼:缓缓,缓慢。绕江湄:沿着江岸。正是春风日暮时:正是春风吹拂、夕阳西下的时候。折得芳馨无所遗:把花折下来,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寄怀空诵碧云诗:寄托着思念,默默地诵读着《碧云词》。碧云:唐教坊曲名。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独自行走于江南水乡的美景,感叹春天的美好和自己的孤独。整首诗以“独行”为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