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山能浅复能深,浅似朝晴深似阴。
山色岂知朝暮改,行人自费短长吟。
诗一:晓山能浅复能深,浅似朝晴深似阴
注释
- 晓山:清晨的山峰。
- 能浅复能深:既像清晨的山峰那样浅,又像傍晚时分那样深。
- 浅似朝晴:形容山峰在早晨阳光下显得柔和而明亮。
- 深似阴:形容黄昏时山峰的深度和阴影。
赏析
本诗以晨昏两景描绘了山的不同状态,通过“浅”与“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山峰随时间变化而呈现的多样风貌。首句通过“晨”和“晚”两个时段,巧妙地捕捉到了太阳光线对山体色彩的影响,生动地表达了自然景观随着日出日落而发生的明显变化。这种描写既增强了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
诗二:山色岂知朝暮改,行人自费短长吟
注释
- 山色:指山的景色或形状。
- 朝暮改:早晨和傍晚景色的变化。
- 行人自费:行人(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花费时间去欣赏美景。
- 短长吟:长短不一的诗歌创作,这里比喻为因欣赏美景而耗费的时间。
赏析
本诗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认为山川景色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是无法预知的,但人们却必须付出时间去欣赏这些变化。这里的“行人自费短长吟”不仅是对时间的感叹,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投入与努力,即在欣赏自然美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对自然美的感悟与体验,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交融。
这两首绝句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能够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