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月是天涯月,照妾遥知亦照君。
月解令人千里共,人能似月两头分。

对月赠答二首 其一

赵蕃,字昌父,号章泉,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其代表作品《对月赠答二首》中的“闺中月是天涯月,照妾遥知亦照君。”表达了一种跨越时空、心与心之间相互感应的美好情感。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第1句: 闺中月是天涯月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所居之地虽近,而心中的月亮却如遥远天际的明月一般,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里的“天涯”不仅仅是指地理上的远隔,更隐喻了心灵的距离,使得这轮明月成为了一个超越现实的象征,代表着永恒和不变的情感。

第2句: 照妾遥知亦照君

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这份遥远而又亲密的情感的理解。通过“遥知”和“亦照”,诗人传达了一种虽然身处两地,但彼此的心却始终相连的感觉。这种情感的交流超越了物理空间的局限,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第3句: 月解令人千里共

此句表明月光能够使人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如同近在咫尺般共享那份情感。这里运用了“解令”一词,暗示了月光的力量,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强大的连结感,仿佛是自然界的一种神奇力量,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第4句: 人能似月两头分

最后一句“人能似月两头分”则提出了一种理想状态,即希望双方能够像月亮一样,即便被分开,依然能保持联系,不被距离所分割。这里的“两头分”不仅是字面上的分离,更多的是比喻两人虽各自独立,但心意相连,情感不分彼此。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充满了深情与哲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表达情感与思念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