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禾虽登场,舂簸才足食。
晚禾尚栖陇,登减未可必。
吏持与催符,官趣违限责。
为政本忧民,民忧政何德。

【注释】

早禾:指早熟的谷物。登场:上市。舂簸:用杵捣,把谷物中的糠皮和壳去掉,使成粉末状。登减:登仓,即收割后将谷子晒干入仓。吏持与催符:官吏拿着催办公文(催收粮食)。官趣:官家催促。违限责:违反期限,受到责罚。为政:治理政事。本:本来。忧民:关心百姓。德:恩德、好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表现了他在任职期间体恤百姓、关心民生的情怀。全诗共四句,首二句描绘早稻丰收,晚稻尚需时日才能成熟,三、四两句则写官府催征急迫,百姓生活更加困难,最后一句点明主旨。

诗的前两句“早禾虽登场,舂簸才足食”写丰收景象。“早禾”指早春播种的谷物,虽然已经登场,但因产量不大,需要经过舂簸才能制成干粮充饥。这两句看似描写农事活动,实则寓含着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也暗示了朝廷征收赋税过于苛刻。

诗的第三、四句“晚禾尚栖陇,登减未可必”则描绘晚稻尚未成熟的景象。“晚禾”指晚春播种的谷物,尚未成熟,仍然留在田里等待成熟。“登减”指收获后将谷物晒干入库。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生活的担忧,因为晚稻还未成熟,所以无法及时缴纳赋税。

诗的后两句“吏持与催符,官趣违限责”则写官府催征的情景。官吏拿着催税公文,催促百姓尽快缴纳赋税,否则会受到惩罚。这两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官员们不顾民间疾苦,只想着收取赋税。

尾联“为政本忧民,民忧政何德”则是作者的感慨之语。他认为,作为地方长官,应该关心百姓的生活和疾苦,而不是只顾自己的私利。如果连百姓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那么这样的政权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他主张以民为本,关心民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