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处士杨无咎,畴昔最工梅写真。
闻道徐郎得其妙,何妨乞我一枝春。
【注释】江南:泛指江南地区。处士:旧时对未出仕的读书人的尊称。杨无咎:即杨公亮,宋代诗人、书法家,善画梅。徐郎:指南朝梁元帝萧绎,字云卿,工书法。妙:好。何妨:不妨,可以。一枝春:梅花。
【赏析】此诗为作者向江南的杨无咎求索所藏的梅树写生图。首句点明对象和时间。“畴昔最工”说明杨氏擅长画梅;“最工”是说其技艺高超,达到了极致。二句是说听说徐郎的写真画得非常精妙,因此才来向他借一枝梅树写生图。三句承上而来,说既然徐郎的梅花画已经非常出色了,那么自己为什么不去借取呢?“岂曰无衣”,出自《诗经·魏风·伐檀》:“子之不淑,云如之何?”意思是说:难道没有衣服穿吗?四句是对徐郎的赞美。“闻道”,听说;“得其妙”指徐郎的梅花写生画十分出色:“何妨乞我一枝春”意谓:你既然擅长画梅花,那么为什么不敢向我借一枝梅花画呢?五句是说自己借到梅花后将如何珍惜它,爱惜它。“珍重”是爱护的意思,这里用反语,表示自己不会辜负徐郎的好意,一定会很好地保存它。全诗以轻松诙谐的语气表达对友人深厚的友情,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语言朴实流畅,风格自然纯朴。诗中通过描写自己向友人索要梅花画的过程,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梅花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