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萧萧病欲侵,杂然啼鸟在中林。
细听却有黄鹂语,端是当年隔叶音。
《漫兴十一首 其三》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对大自然的细腻感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风雨萧萧病欲侵:这里的“风雨萧萧”形容风和雨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而萧瑟的感觉。“病欲侵”则暗示诗人感到身体不适。
杂然啼鸟在中林:鸟儿们在风中飞舞,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杂然”表示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而“啼鸟”则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细听却有黄鹂语:尽管周围环境嘈杂,但诗人能够仔细分辨出黄鹂的鸣叫声,这种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自然声韵的敏感和热爱。
端是当年隔叶音:诗人联想到自己年轻时曾经历过类似的场景,那是一种熟悉而又遥远的记忆。这种联想让诗歌充满了情感的深度。
赏析:此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描绘风雨中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对风雨、鸟儿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回忆和对比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感染力。
《漫兴十一首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风雨、鸟儿等自然元素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