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群雄逐鹿时,虬髯一见识英姿。
牖窥已叹尚书妇,野拜仍惊柱国儿。

【注释】:

李伯时:即李公麟,北宋画家。十古图:指《九歌图》。郑尚明:北宋诗人。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因为一同赋诗。李密:李渊的孙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

【赏析】:

这首诗是和李公麟的《九歌图》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九歌图》是一幅描绘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的绘画作品,诗中“海内群雄逐鹿时”一句,指的是唐朝建立之初,各路军阀争夺天下的历史背景。全诗通过对《九歌图》中的人物、情节以及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渴望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景。

首句“海内群雄逐鹿时”,直点题旨,指出天下大乱,英雄争霸的时代已经来临。这里的“逐鹿”比喻群雄割据,争斗不休,象征着国家和社会的动荡不安。

颔联“虬髯一见识英姿”,则以“虬髯”形容李靖之貌不凡,其人英姿勃发,有志于匡扶社稷,拯救苍生。这里用“虬髯”一词,既形容了李靖的外貌特征,又赋予了他英勇豪迈的气质,表现出他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

颈联“牖窥已叹尚书妇”,“牖窥”指的是窗户旁窥视的景象,这里用来比喻李靖的妻子杨氏贤良淑德,令人敬佩。她虽身处深宫之中,却能洞察朝政大事,为国家出谋划策。这里的“已叹”表达了作者对李靖妻子才能的赞叹之情。

尾联“野拜仍惊柱国儿”,“野拜”指的是在野外向人行礼致敬,这里用来比喻李靖之子李建成的英勇果敢。他曾在民间为民众所敬仰,如今仍让人感到震惊。这里的“仍惊”表达了作者对于李建成英勇形象的赞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李靖夫妇的描绘,展现了他们为国家付出的辛劳与奉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渴望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