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羽力扛鼎,诸侯屈膝臣。
能从小儿语,尽活一城人。

杂咏一百首 其八十三 外黄儿

子羽:指古代的勇士荆轲。子羽,即荆轲的小名。

能从小儿语,尽活一城人:意思是说,即使只有小孩的话语,也足以拯救一座城市的人。

注释:

杂咏一百首(záyǒng bǎi shèn):《乐府诗集》作《杂咏》,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组诗。这是其中的第八十三首。

外黄:春秋时地名,在今河南省杞县东南。《史记·张仪列传》载:“苏秦相秦……约从六国,与从亲……卒恶从以破产,而卒相秦。”此借指战国时的秦国。

力扛鼎:比喻荆轲勇武过人。

诸侯:指当时各诸侯国的国王或首领。

屈膝臣:指向荆轲投降称臣。屈膝,弯腰。臣,对国王或首领的谦称。

能从小儿语:意思是说,即使只有小孩的话语,也足以拯救一座城市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写的是战国时期一个著名的刺客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有个叫荆轲的勇士,他力大无比,能举千斤鼎,所以大家都叫他“荆轲子”。他为人正直无私,为了报效燕太子丹,决定刺杀秦王嬴政。他先到了秦国都城咸阳,通过各种方法说服了秦王的宠臣樊於期,然后两人一起去见秦王嬴政。他们见到秦王后,荆轲就拿出地图展开,并对着秦王说:“大王想要攻取其他国家的土地,可是这些国家的土地都是用我们的国土做抵押才换来的。如果大王想得到土地,就必须把侵占我燕国土地的诸侯全部消灭掉!”秦王听后大怒,拔出剑来要杀了他们。这时樊於期和荆轲都拔剑向秦王刺去。可是没等荆轲刺到秦王身上就被秦王杀死了,樊於期也被砍成两段。最后只剩下一个孩子和一个仆人被救出,但这个孩子已经死去了。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广为流传,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故事来形容一个人虽然年纪小但却有一颗壮志豪迈的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