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墨佩腰间,中流望若仙。
鸣蝉汴河柳,画鹢越乡船。
下濑逢江雁,瞻氛落海鸢。
山川仍客思,尽入隐侯篇。

【注】

铜墨佩:指佩玉。

中流望若仙:站在江流中,远望两岸的景色宛如神仙居住的地方。

鸣蝉汴河柳:指汴河岸边的柳树上,知了在鸣叫。

画鹢越乡船:指画有鹢鸟的小船,是古代南方的交通工具。

下濑逢江雁:在下游的水边遇到大雁。

瞻氛落海鸢:看到海鸟在空中飞翔。

山川仍客思,尽入隐侯篇:山河依旧,而自己却如同远离家乡的游子,思念之情全部融入了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之中。隐侯:指王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诗人送别的对象是余姚陈寺丞。全诗从离别的情景写起,接着以景物作陪衬,渲染了别离的气氛;最后以“山川仍客思,尽人隐侯篇”来表达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首句“铜墨佩腰间”,是说他佩戴着一枚铜质的墨盒。这一句既写出了陈寺丞的身份地位,又点出了离别的时间是在秋天。因为铜制墨盒在秋天容易生锈,所以用“腰”字来代称它。第二句“中流望若仙”,意思是站在江流中间,远望着两岸,仿佛看到了仙人居住的地方。这句是说,由于水势湍急,诗人无法靠近,因此只能在岸上远望。第三句“鸣蝉汴河柳,画鹢越乡船”,意思是说,在这岸边的柳树上,可以听到知了的叫声;而在那船上,画有鹢鸟的大船,则是从越地(今浙江一带)来的。第四句“下濑逢江雁,瞻氛落海鸢”,意思是说,在下流的江面上,可以遇见一群南飞的大雁;而那空中盘旋飞舞的大雁,则像是在欣赏海市蜃楼的美丽景观。这两句都是描写离别时的景象。第五句“山川仍客思,尽人隐侯篇”,意思说,虽然山水依旧,但自己却如同远离家乡的游子一般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而这一切思念之情,都融入了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之中。这两句既是对王维《山居秋暝》中的诗句的一种回应,又是对自己与友人分别后所产生感情的抒发。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优美,语言简练自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即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追求意境美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