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栏忽见思傍徨,造化功深莫可量。
稼艳算无三月盛,残红更向九秋芳。
万家珠翠还争赏,一郡笙歌又是狂。
惆怅东篱下黄菊,有谁来折泛瑶觞。
诗句原文:
绕栏忽见思傍徨,造化功深莫可量。
稼艳算无三月盛,残红更向九秋芳。
万家珠翠还争赏,一郡笙歌又是狂。
惆怅东篱下黄菊,有谁来折泛瑶觞。
注释解释:
- 绕栏忽见:突然在花园的栏杆旁发现。
- 造化功深莫可量:大自然的力量深远而无法估量。
- 稼艳:指秋季的花朵,如牡丹等。
- 珠翠:珍珠和翡翠,指美丽的装饰品。
- 东篱: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种隐逸生活的象征,即种菊花的地方。
- 黄菊:黄色的菊花,常被用来象征秋天或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泛瑶觞:泛泛地饮用美酒,比喻享受美好生活。
- 赏析:
- 诗的第一句通过视觉描绘,表现了诗人在花园中偶遇的美丽景象,引发内心的思考和感慨。
- “造化功深莫可量”表达了自然界的神奇和伟大,以及其超出人类理解的深度。
- 第二句“稼艳算无三月盛”,通过对比其他季节的花朵,突出牡丹的独特魅力和秋季的丰收之美。
- 第三句“残红更向九秋芳”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以及秋天的丰富色彩和生命力。
- 末句“有谁来折泛瑶觞”则带有一定的哲理意味,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美的哲思,以及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维扬秋日牡丹因寄六合县尉郭承范》是潘阆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色彩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之美、时间之流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