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谈空惠子听,郢人斤斧俟忘形。
莫嗟质丧无知者,对石何妨自说经。
【注释】
观鱼台:在安徽凤阳县。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南。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战国时哲学家,主张“无为”而治。惠子(公元前370—前295年),名施,宋国人,名家代表人物。《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郢人斤斧俟忘形:郢人,指楚人卞和。他两次得到一块璞玉,都没有认出是宝玉。后有人用斧头把璞玉砍成两块,他才认出是宝玉,并把它献给了楚国的厉王。比喻人只有失去了自我,才能认识事物本来面目。莫嗟质丧无知者:指庄子。对石何妨自说经:指惠子。译文:
庄子和惠子谈道论天,庄子谈空、惠子听讲,都达到了忘我境界。不要羡慕那些没有知识的人,他们不懂装懂,却能说出许多道理。赏析:这首诗通过庄子和惠子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赞美和追求。诗中运用了寓言的手法,通过庄子和惠子的对话,揭示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哲学,强调了人应该放下名利,忘却自我,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轻视,认为无知者也能说出许多道理,从而体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这种智慧既不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也不是佛家的般若智慧,而是一种更为高远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