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风吹破腊,留雪恼新春。
信逐残梅到,花从半夜匀。
旋消微覆瓦,狂下亦欺人。
压竹时闻落,埋萱久未伸。
山川蒙不解,楼观洗成新。
拥褐僧方睡,开门客屡颦。
爨烟知岁稔,履迹笑吾贫。
畦冻初生韭,泥融正卖薪。
寒鱼争就汕,烛酒颇无巡。
预喜田宜麦,槃餐饼饵频。

注释与赏析

  1. 温风吹破腊,留雪恼新春。
  • 注释:温暖的春风打破了严冬的寒冷,留下了积雪使得新的季节显得更加恼人。
  • 赏析:此句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景象,春风带来了温暖,也预示着冬天的结束和新季节的开始。同时,留下积雪让人感到些许烦恼,可能是因为积雪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
  1. 信逐残梅到,花从半夜匀。
  • 注释:消息随风传遍,梅花在深夜中开放均匀。
  • 赏析:此句通过“信”字表达了春天的到来是无声无息的,而梅花则以其独特的方式迎接这个新生的季节。夜半时分,梅花的开放尤为迷人,仿佛在为夜晚添加了一抹生机。
  1. 旋消微覆瓦,狂下亦欺人。
  • 注释:突然间,屋顶上的积雪融化了,像瓦片一样散落下来。
  • 赏析:这两句描写了春日里自然的变化,首先是积雪的融化,然后是对这种融化现象的生动比喻,如同瓦片般纷纷扬扬地落下,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冲击。
  1. 压竹时闻落,埋萱久未伸。
  • 注释:竹子承受着积雪依然挺直,萱草许久未曾伸展。
  • 赏析:此句以竹子和萱草作为象征,展现了自然界的坚韧和生命的活力。竹子虽然被积雪压弯,但其生命力仍然不屈不挠;而萱草长时间未能舒展,可能象征着某种期待或困境。
  1. 山川蒙不解,楼观洗成新。
  • 注释:山川依旧蒙受着寒霜,然而楼观却因春雨洗涤而焕然一新。
  •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春天到来后自然界的变化。虽然山川仍然覆盖着一层未散去的寒霜,但楼观却在春雨的滋润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 拥褐僧方睡,开门客屡颦。
  • 注释:和尚穿着粗布衣裳正睡觉,客人不断皱起眉头。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不同人物在春日里的生活状态。和尚沉浸在睡眠中,而客人则因为天气变化而感到不适或担忧。这种对比突出了人们对于春天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
  1. 爨烟知岁稔,履迹笑吾贫。
  • 注释:炊烟袅袅升起,知道年景丰收,而我行走的脚印显露出我贫穷的状态。
  • 赏析:这句诗通过炊烟的升腾和足迹的存在来表达作者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对自己贫穷状况的自嘲。炊烟代表着食物的丰盛,而足迹则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1. 畦冻初生韭,泥融正卖薪。
  • 注释:菜畦里的韭菜刚冒出地面,泥土融化了正好可以卖柴火。
  • 赏析:此句描绘了春耕时节的景象。韭菜在土壤解冻后迅速成长,而泥泞也正好适合用来做柴火,反映了农民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即将到来的丰收的憧憬。
  1. 寒鱼争就汕,烛酒颇无巡。
  • 注释:寒冬中的鱼儿争相寻找温暖的地方,烛光摇曳下的酒席似乎缺少了热闹的气氛。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鱼儿和烛光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鱼儿在寒冬中为了寻找温暖而奔波,而烛光下的宴会则显得有些冷清,反映出人们在春天到来时的心情变化。
  1. 预喜田宜麦,槃餐饼饵频。
  • 注释:预先高兴于田地适宜种植小麦,盘中的食物频繁变换花样。
  • 赏析: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展望和对饮食生活的热爱。随着春天的到来,农田变得适宜耕种小麦,因此作者充满了对丰收的喜悦。同时,他也会注重饮食的多样性和趣味性,用不同的菜肴来丰富餐桌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