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烽久不息,戍鼓何鼟鼟。
五月无青草,滂沱流断冰。
胡儿昧形胜,汉骑恣凭陵。
出号朔风起,受降沙垒崩。
楼烦已纳款,天意□威棱。
归佩封侯印,喧然世所称。
【注释】
- 古塞曲:边塞的曲调。
- 边烽久不息:烽火台报警已很久了。
- 戍鼓何鼟鼟:战鼓声多么急促。
- 五月无青草:农历五月没有青草。
- 滂沱流断冰:大雨滂沱,使冰流断裂。
- 胡儿昧形胜:胡人不懂地形优势。
- 汉骑恣凭陵:汉朝骑兵可以任意践踏。
- 出号朔风起:发出号令时,北风呼啸而起。
- 受降沙垒崩:接受投降的将士,沙垒崩塌。
- 楼烦已纳款:楼烦已经投降。
- 天意□威棱:上天的意思,显示出威力和尊严。
- 归佩封侯印:归还佩带的封侯印信。
- 喧然世所称:人们纷纷称赞。
【赏析】
《古塞曲》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边疆战事的紧张局势,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第一句“边烽久不息”,描述了边关烽火已经很长时间未能平息,说明边疆战事紧张,战事频繁。第二句“戍鼓何鼟鼟”描绘了战鼓声声,战马嘶鸣,反映了战场的紧张气氛。第三句“五月无青草”,说明此时正值农历五月,没有青草,表明战事连年不断。第四句“滂沱流断冰”描述了雨水滂沱,河水暴涨,冰流断裂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战事的惨烈。第五句“胡儿昧形胜”,胡人不懂地形优势,无法利用地形进行防守,只能被动挨打。第六句“汉骑恣凭陵”,汉朝骑兵可以任意践踏,说明汉军实力强大,胡人无法抵挡。第七句“出号朔风起”,发出号令时,北风呼啸而起,暗示战事已经开始,形势严峻。第八句“受降沙垒崩”,接受投降的将士,沙垒崩塌,说明战事已经失败或结束。第九句“楼烦已纳款”,楼烦已经投降,意味着战事已经结束,但和平尚未到来。第十句“天意□威棱”描述上天的意愿,显示威力和尊严,暗示战争将不会长久。第十一句“归佩封侯印”,归还佩带的封侯印信,表示荣誉和地位的恢复。最后一联“喧然世所称”,人们纷纷称赞,表示人们对战争胜利的欢欣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关战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