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住西山一片云,朝昏钟磬亦相闻。
天台南岳当时事,彼彼情怀未得论。
注释:与虚室和尚共同居住在西山的一片云中,无论早晚都听闻钟磬之声。天台南岳是当年的事,彼此的情感却无法言表。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首句写诗人与虚室和尚同住一处,过着隐士的生活。二句写两人在山上的居所。三、四句回忆往昔在天台的往事,但当时的情景已无法再现。末句写诗人心中难以抑制的情感。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境深远。
共住西山一片云,朝昏钟磬亦相闻。
天台南岳当时事,彼彼情怀未得论。
注释:与虚室和尚共同居住在西山的一片云中,无论早晚都听闻钟磬之声。天台南岳是当年的事,彼此的情感却无法言表。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首句写诗人与虚室和尚同住一处,过着隐士的生活。二句写两人在山上的居所。三、四句回忆往昔在天台的往事,但当时的情景已无法再现。末句写诗人心中难以抑制的情感。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境深远。
雪窦石门和尚会中一日晨粥赴堂坐久恍惚中有人曰室中有语凭谁举琴上无弦不必弹,惊觉行粥至面前,粥罢打鼓入室 。 释云岫以“梦得惊人句可疑,室中酬话恰相宜。南泉庄上油糍供,吃着依然疗肚饥”为诗,表达出他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品味之余,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种深入浅出的方式,使得他的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注释】 ①偈颂:佛教经文,即佛经中的韵语。②祖意:指祖师的旨意。③入思:进入思考。④蝶梦:比喻梦境。⑤祖意无人肯入思:指人们只关心世俗生活,对佛祖的旨意不屑一顾。⑥“家家”二句:意思是说家家户户都在做着与佛祖旨意相违背的事情,因此没有谁会去考虑。⑦“蝶梦”句:蝴蝶做梦,梦见自己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这是虚幻的景象。这里比喻那些梦中的幻境和实际生活中的矛盾。⑧“祖意”句:指佛祖的旨意,是真实存在的
海水缩,天风寒。一阳破坤,六阴生乾。 君子道日长,小人道日消。 此句出自宋代释云岫的《偈颂二十三首 其二十》。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作者的政治观点和道德理念。诗中的“海水缩,天风寒”形象地描述了冬日的寒冷景象。接着,“一阳破坤,六阴生乾”则用阴阳哲学来解释自然界的季节变化,象征着新的力量或生机的出现。而“君子道日长,小人之道日消”则是对统治者和普通人的道德品质进行了对比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觉庵和尚室中举行脚明什么边事进云明一色边事" - 这句的意思是觉庵和尚在房间里进行某种仪式或活动,主题是处理“什么边事”,并称这次活动为“明一色边事”。这里的“脚”可能是一个误植,应该是“做”的意思。 2. "庵示竹篦云者个是什么进云竹篦庵擒住痛打一顿" - 这句话描述了觉庵和尚用竹篦(一种用于打击物体的工具)示警,并表示这是为了教导或警告某人
【注释】 偈颂二十三首 其十四:这是一首禅诗,作者借布袋和尚的形象,来说明自己参禅悟道的心得体会。“荡尽是非窠窟”,意在告诫人们不要被名利、是非所困扰;“截断葛藤露布,今日放开布袋”,意在劝诫人们不要再去追求那些无谓的东西。“拗折拄杖,向者里住”,是说人应该坚定信念,不要偏离自己的方向。最后一句则是说,即使面对困境和挫折,也要像那碧眼胡僧一样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赏析】 这是一首禅诗
【诗句释义】 世尊:对佛陀的尊称。双眼:指佛的智慧与悲悯。 看天上星:观察天空中的星星。 智门:佛的智慧之门。 双眼瞎:指智慧之门关闭。 彼此心不平:相互之间心中充满了不平之气。 互复二千年:互相反复了两千年。 今日谁底时节:今天是何时? 【译文】 世尊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而智门的眼睛却是盲的,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延续了两千年,双方心中充满了不平。如今是何其时代,我们应当放下心中的怨恨
【注释】 偈颂:佛教语,指佛经中的偶颂。 二十三首:即《大乘赞二十一首》。 东村王老:指王梵志的号。 夜烧钱:指用纸钱祭祀。 保当:保佑平安。 新年:新春。 胜旧年:胜过往年。 三珓(zhuì)俱通三扣齿:三枚铜钱同时敲出声音。 太平无事:天下太平,没有战事。 乐平平:快乐而平静。 【赏析】 这首诗以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农村景象,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首诗句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共二十字,其内容是:心中存有道,机前即得道。想求人搭对,见面懒寒暄。古剑长埋在匣中,闲弓不张上弦箭。这组诗句的大意是:心中存有道,机前即得道。想求人搭对,见面懒寒喧。古剑长埋在匣中,闲弓不张上弦箭。 “意存言外”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意为言语之中隐含着意思。“道在机前”指机缘就在眼前。 “求人思搭对”“见面懒寒暄”两句意思是:想要寻求机会与对方交谈
【注释】偈颂:佛教的一种诗歌形式。二十三: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四○中的二十七品,共三百七十七句,一千五百四十一个字。偈(jié):佛教语,即“颂”,是一种韵文形式。颂有长有短,以五言、七言为最常见。偈颂是随顺文理而作的韵文。 天地间酷热如火炉,万物都在被烧灼。 和尚们不惧高温炼心性,走出门来拍手欢呼。 【赏析】 这首偈颂写佛祖涅槃,用“天地”喻指佛祖,用“万物同一煮”写佛祖在火炉中受炼
释义:发生爪长常如此,筋转脉摇休问他。动静不干消长事,从教门外雪寒多。 注释:偈颂:即佛家语颂。二十四韵,以四言为主。此诗取前二句为偈颂。 爪(zhǎo):指爪子。 筋转脉摇:指身体动作灵活。 消长:消是指消耗、消磨,长是指生长、增长。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动物的诗,写的是一只猫的习性。“发生爪长”指的是它的爪子很长,“筋转脉摇”指的是它的身体动作灵活,“休问他”则表明这些特点与它无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默写诗文内容及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平时多积累、多运用。做题时,要通晓全诗大意,抓住题干中重要信息,结合选项来判断答案。注意“禅”等字的书写。 【译文】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行尽世间还不算完满,相逢不必问路,何必计较怎样去到? 山间松树食人较少,世上金银财宝却使人梦牵魂绕。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上半首写对人生哲理的体悟,下半首写人生感悟后的归隐愿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握全诗的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 “天台路上寻牛迹,瀑雪千寻带月飞”:这是写诗人在天台山路上寻找牛蹄印,瀑布如雪,与月光相映成趣。牛,这里指代作者自比的隐士,因为《诗经》有《小雅·采薇》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石桥不可行,苔衣满青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注意要结合诗中景物特点、作者情感以及典故等进行具体分析。此题要求考生对“再游吴寺”一诗进行逐句解读,并分析其内容、语言特点及表达技巧,最后指出其表现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 “南渡吴家三冢寺”,点明地点是江南的某座寺院。“南渡”即从江北迁往江南。“吴家”是指吴地的僧人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所以答题时先指出本题考查的诗歌内容及形式。这是一首律诗。律诗的格律是:八句分为四对,每句七个字;第一联和第二联必须押平声韵,第三联和第四联可以押仄声韵。此诗为七言律诗,故其押韵应为平仄相间,首句可押韵可不押。全诗共八句,一、二句对仗,三、四句对仗,五、六句对仗,七、八句对仗。据此分析。 【答案】 这里是赠给的意思。王东生和尚:僧人王东生的雅称。②三十馀年无故人
【注释】 寄广恩藏山和尚:写给藏山和尚的诗。藏山和尚,是唐代高僧,俗姓赵,名元一,字无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从慧忠法师受具足戒,后住长安大慈恩寺。公元752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因谏阻玄宗迎佛骨入宫被流放交趾。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在交趾遇害。他一生弘扬佛法,不慕名利,与李白、杜甫等诗人有过交往,是当时很有影响的高僧。 黄叶堆金:指秋天的景色。黄叶堆金,形容秋色如黄金一般。
【释义】 三千美女都来学宫中化妆,她们把香风吹得满湖都是。 请问这画工到哪里去了?他如今已移来鉴湖边,带来五月的清凉。 【注释】 ①画荷花二首:作者另有《画荷花二首》。 ②三千:泛指很多。 ③占断:占据;笼罩。 ④薰风:春风和暖如薰(一种香草)风,这里代指春天的风。 ⑤试问:询问,打听。 ⑥画工:画家。 ⑦“二月”句:据《宋史·赵昌传》,赵昌字君卿,建昌军南城人。以善画著称,尤擅牡丹。 ⑧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