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不问不相违,指迹慕归谁救迟。
莺脰湖边官驿路,舟车十里到凫矶。
【注释】
《寄五师北山讲主》:这首诗是写给五师的。五师是唐代高僧神秀。五师,即指神秀和尚。北山,指庐山。
“一书不问不相违”,一信,即书信,不问,就是不发问。不相违,就是不相违背。意思是:我给五师写信,只写一句话,不发问,你也不要回答,也不相违背。这是对五师的尊重。
“指迹慕归谁救迟”,指迹慕归,意译为“追念往昔”。谁救迟,意译为:“谁救我回乡?”这一句是说:我追念往昔,想回家看看,可是没有机会,谁能帮我呢?
“莺脰湖边官驿路,舟车十里到凫矶。”莺脰湖,在今安徽和县西;凫矶,在今安徽无为东南。两句的意思是:在莺脰湖边的官驿路上,坐船走一天的路程,才能到达凫矶。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五师之间的一段友情。
第一、二句写书信往来。作者与五师之间有深厚的友谊,但这种友情却因种种原因而不能相见。因此只好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书信往来,本是最方便不过的事情了,但作者却偏偏要这样写。他只字不提自己要与五师见面的事,只是说:“一封信都不问,我们并不违反规定。”言下之意,是表示对五师的尊重。
三、四句写作者的归心如箭。前两句已经说了他不与五师见面,那么现在就只能想象五师见到自己时的情形了。作者想象中的情景是这样的:自己正在追念往昔,想回去看望五师。但自己没有机会,只有仰天长叹。
五、六句写自己远道而来。作者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千里之外的一个湖泊边来的。作者坐船走了一天,才到了五师的驻地——凫矶。
此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