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亲进步,分明一哑更无增。
是谁未到竿头者,也说鹏飞九万里。
注释:
百尺竿头亲进步,分明一哑更无增。
是谁未到竿头者,也说鹏飞九万里。
百尺高的竿子顶端,亲眼看到再进一步;
明明白白的真理,怎么能说它没有增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颂古十首中的第五首。诗中以“飞”字为中心,从竿头、一哑、鹏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指出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强调要不断进取,追求更高。
百尺竿头亲进步,分明一哑更无增。
是谁未到竿头者,也说鹏飞九万里。
注释:
百尺竿头亲进步,分明一哑更无增。
是谁未到竿头者,也说鹏飞九万里。
百尺高的竿子顶端,亲眼看到再进一步;
明明白白的真理,怎么能说它没有增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颂古十首中的第五首。诗中以“飞”字为中心,从竿头、一哑、鹏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指出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强调要不断进取,追求更高。
雪窦石门和尚会中一日晨粥赴堂坐久恍惚中有人曰室中有语凭谁举琴上无弦不必弹,惊觉行粥至面前,粥罢打鼓入室 。 释云岫以“梦得惊人句可疑,室中酬话恰相宜。南泉庄上油糍供,吃着依然疗肚饥”为诗,表达出他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品味之余,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种深入浅出的方式,使得他的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注释】 ①偈颂:佛教经文,即佛经中的韵语。②祖意:指祖师的旨意。③入思:进入思考。④蝶梦:比喻梦境。⑤祖意无人肯入思:指人们只关心世俗生活,对佛祖的旨意不屑一顾。⑥“家家”二句:意思是说家家户户都在做着与佛祖旨意相违背的事情,因此没有谁会去考虑。⑦“蝶梦”句:蝴蝶做梦,梦见自己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这是虚幻的景象。这里比喻那些梦中的幻境和实际生活中的矛盾。⑧“祖意”句:指佛祖的旨意,是真实存在的
海水缩,天风寒。一阳破坤,六阴生乾。 君子道日长,小人道日消。 此句出自宋代释云岫的《偈颂二十三首 其二十》。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作者的政治观点和道德理念。诗中的“海水缩,天风寒”形象地描述了冬日的寒冷景象。接着,“一阳破坤,六阴生乾”则用阴阳哲学来解释自然界的季节变化,象征着新的力量或生机的出现。而“君子道日长,小人之道日消”则是对统治者和普通人的道德品质进行了对比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觉庵和尚室中举行脚明什么边事进云明一色边事" - 这句的意思是觉庵和尚在房间里进行某种仪式或活动,主题是处理“什么边事”,并称这次活动为“明一色边事”。这里的“脚”可能是一个误植,应该是“做”的意思。 2. "庵示竹篦云者个是什么进云竹篦庵擒住痛打一顿" - 这句话描述了觉庵和尚用竹篦(一种用于打击物体的工具)示警,并表示这是为了教导或警告某人
【注释】 偈颂二十三首 其十四:这是一首禅诗,作者借布袋和尚的形象,来说明自己参禅悟道的心得体会。“荡尽是非窠窟”,意在告诫人们不要被名利、是非所困扰;“截断葛藤露布,今日放开布袋”,意在劝诫人们不要再去追求那些无谓的东西。“拗折拄杖,向者里住”,是说人应该坚定信念,不要偏离自己的方向。最后一句则是说,即使面对困境和挫折,也要像那碧眼胡僧一样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赏析】 这是一首禅诗
【诗句释义】 世尊:对佛陀的尊称。双眼:指佛的智慧与悲悯。 看天上星:观察天空中的星星。 智门:佛的智慧之门。 双眼瞎:指智慧之门关闭。 彼此心不平:相互之间心中充满了不平之气。 互复二千年:互相反复了两千年。 今日谁底时节:今天是何时? 【译文】 世尊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而智门的眼睛却是盲的,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延续了两千年,双方心中充满了不平。如今是何其时代,我们应当放下心中的怨恨
【注释】 偈颂:佛教语,指佛经中的偶颂。 二十三首:即《大乘赞二十一首》。 东村王老:指王梵志的号。 夜烧钱:指用纸钱祭祀。 保当:保佑平安。 新年:新春。 胜旧年:胜过往年。 三珓(zhuì)俱通三扣齿:三枚铜钱同时敲出声音。 太平无事:天下太平,没有战事。 乐平平:快乐而平静。 【赏析】 这首诗以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农村景象,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首诗句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共二十字,其内容是:心中存有道,机前即得道。想求人搭对,见面懒寒暄。古剑长埋在匣中,闲弓不张上弦箭。这组诗句的大意是:心中存有道,机前即得道。想求人搭对,见面懒寒喧。古剑长埋在匣中,闲弓不张上弦箭。 “意存言外”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意为言语之中隐含着意思。“道在机前”指机缘就在眼前。 “求人思搭对”“见面懒寒暄”两句意思是:想要寻求机会与对方交谈
【注释】偈颂:佛教的一种诗歌形式。二十三: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四○中的二十七品,共三百七十七句,一千五百四十一个字。偈(jié):佛教语,即“颂”,是一种韵文形式。颂有长有短,以五言、七言为最常见。偈颂是随顺文理而作的韵文。 天地间酷热如火炉,万物都在被烧灼。 和尚们不惧高温炼心性,走出门来拍手欢呼。 【赏析】 这首偈颂写佛祖涅槃,用“天地”喻指佛祖,用“万物同一煮”写佛祖在火炉中受炼
释义:发生爪长常如此,筋转脉摇休问他。动静不干消长事,从教门外雪寒多。 注释:偈颂:即佛家语颂。二十四韵,以四言为主。此诗取前二句为偈颂。 爪(zhǎo):指爪子。 筋转脉摇:指身体动作灵活。 消长:消是指消耗、消磨,长是指生长、增长。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动物的诗,写的是一只猫的习性。“发生爪长”指的是它的爪子很长,“筋转脉摇”指的是它的身体动作灵活,“休问他”则表明这些特点与它无关
注释:原本想三次尝试却总是失败,偶然一次却一跃成功。回来后冷眼审视这一切,痛苦的教训让我难忘,这并不是一种恩惠。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追求成功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和痛苦,以及由此带来的反思和感悟。诗中“有意三回遭点额,无心一跃过龙门”描绘了作者在多次尝试后仍然失败的困境,但最终却因为偶然的成功而感到欣慰。然而,当作者冷静地回顾整个过程时,却发现这种成功并非真正的恩赐,而是一次偶然的机会
注释:这盏灯已经没有了油,只能放在那里照亮九州大地。但突然下起了暴雨和狂风,把这盏被风吹灭的灯吹灭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即一盏灯在暴风雨中被吹灭。这个场景可能象征着某种希望或信念被破坏。诗中的“破灯盏”和“无油”暗示着希望或信念的消失,而“光明照九州”则表达了一种希望或信念的力量。最后一句“暴雨暴风吹灭了,光明不在旧床头”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希望或信念的无常性
【注释】 曹山:即曹参,西汉开国功臣,汉惠帝时为齐王太傅。后封于杜陵,人称杜陵君。死后谥“懿侯”。 布衣:平民。 阿爹:对父亲或母亲的尊称。 嬉:欢乐。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孝子曹参的诗。曹参是汉初的一位名臣,他为人谦恭厚道,不事张扬,以宽厚待人著称。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曹参曾侍奉汉文帝和汉景帝,因与窦婴等交善,被封为平阳侯。后来,汉景帝去世,儿子刘彻即位成为武帝
注释:收拾好行装早早地出门,遇到老朋友就谈诗论文。回到家里一起喝三杯酒,不知不觉天空中的太阳已经西斜。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前两句写诗人早起准备上路的情景;后两句则是对朋友的临别赠言:“莫负好时光”,勉励友人好好珍惜这难得的相聚时刻,并劝酒饯行,以表惜别的情谊。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毫无雕琢之迹,却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诗句:三月春风开牡丹,道人徒说看花还。 译文:三月的春风里,牡丹花开得灿烂,道士们却只是说说欣赏花朵,他们并没有亲自去看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像赵昌那样亲手描绘出如此美丽绝伦的牡丹花。即使有人能用丹青技巧画出美丽的牡丹,也只能是徒劳无功。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牡丹的美丽描绘,表达了对于艺术和审美的一种深刻理解和追求。诗人以“道人”的口吻,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
良医手执病人口,妙剂投下不易论。 三朝五日自还魂 颂古十首 其八 注释: - 良医:擅长治疗疾病的医生。 - 病人口:指患者。 - 妙剂:高明的治疗方法或药剂。 - 三朝五日:三天五天。 - 自还魂:恢复生命或健康。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端裕创作的一组偈颂中的最后一首,以赞美良医和神奇药物为主题。全诗通过描绘一位良医为患者治疗的情景,展现了医术的高明和药物的神奇效果。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