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洮南过却春,穷边冰雪更愁人。
来同驿里题诗处,破屋青灯一病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名篇《宿来同堡》。
宿来同堡(其一)
渭北洮南过却春,穷边冰雪更愁人。
来同驿里题诗处,破屋青灯一病身。
注释:
① 宿来同堡:在今陕西凤县东北。
②渭北:指今甘肃、陕西北部地区。洮南:今甘肃临潭县。
③ 过却春:度过春天。
④ 穷边:边疆。
⑤ 冰雪:形容天气寒冷。
⑥ 题诗处:即驿站,古人出外旅行,中途停留时往往要在那里题诗留念。
⑦青灯:古时用油浸染过的麻布或丝绸裹在灯芯上照明,这里借指读书人的灯。一病身:身体不好。
赏析:
《宿来同堡》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自己在边疆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对战争的厌倦之情。
首句“渭北洮南过却春”,描述了诗人在渭河流域和洮河流域度过了漫长的春天,表达了他对边疆的思念之情。
颔联“穷边冰雪更愁人”,进一步描绘了边疆恶劣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冬天的边疆,寒风刺骨,雪覆盖大地,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这种恶劣的环境使得诗人更加怀念家乡,也使得他更加坚定了守卫边疆的决心。
颈联“来同驿里题诗处,破屋青灯一病身”,点明了诗人的住宿地点——来同驿,以及他在这里留下的诗作。然而,由于长时间的劳累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诗人的身体已经变得虚弱不堪了。这里的“破屋青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驿站里生活的情景。
尾联“一病身”,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因病而身体虚弱的事实。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担忧,也反映了他在边疆生活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艰辛。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祖国边疆的深情厚意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