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鸥盟多反覆,我翁强健果投簪。
三薰三沐荡尘虑,一咏一觞偿宿心。
柱下相君能漱石,颍滨遗老悟休阴。
天公报寿岂无意,要识三槐种德深。
【注释】
三公:指宰相。通奉寿:泛称拜谒、祝寿之意。
鸥盟:喻指同道者,即志同道合的朋友。投簪(zān):古代男子头发束成发髻,用簪子固定,表示辞去官职,这里用作辞官的代称。
三薰三沐:薰,以香草熏衣;沐,洗头发。荡:清除。尘虑:世俗的念头。一咏一觞:咏,吟诵;觞,盛酒的器具。指饮酒作乐。
柱下:汉代博士官名,这里借指做学问的人。相君:指司马相如,字长卿。漱石,指隐居不仕。颖滨:指颍水边,是陈平的家乡。休阴:指退隐。天报:《尚书·泰誓》:“天佑善人”。
三槐:传说中的地方,在今河南开封府东面三里。种德:积德。
【赏析】
这是一首祝寿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他的恩师司马相如写的。此诗前四句写其门徒和弟子们对老师十分尊敬和爱戴,他们共同祝愿老师身体健康,长寿无疆;后四句则写司马相如自己甘愿隐居乡野,过着清静的生活。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厚。
首联“举世鸥盟多反覆,我翁强健果投簪”,点出司马相如一生的出处变化。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大文学家,也是著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从入仕到退隐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他的人格魅力有关。司马相如曾因直言进谏而被免官,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而是继续努力创作,写出了许多千古流传的佳作,后来他又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重新被召进朝廷,任中大夫之职。
颔联“三薰三沐荡尘虑,一咏一觞偿宿心”两句是说,司马相如同三位好友一起洗去尘埃、消除杂念,一同唱和诗词、饮酒作乐来满足自己久已压抑的心。这两句诗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尾联“柱下相君能漱石,颍滨遗老悟休阴”两句是说,司马相如在隐居生活中,就像古代的学者一样能够潜心研究学问、修身养性,他像颍水边的隐士那样领悟了人生的道理。这里的“柱下”、“颍滨”分别指的是司马相如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所蕴含的情感却是十分丰富的,既有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也有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更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