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东阳

信风催过客,早发梅花桥。
数雁起前渚,千艘争便潮。
将随浮云去,日惜故山遥。
惆怅烟波末,佳期在碧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早发东阳》是唐代诗人钱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钱起,唐代著名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区)人。他出身于官宦家庭,曾登进士第,曾任蓝田尉,官终考功郎中,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以五言为主,多涉送别酬赠之作,同时亦不乏山林隐逸之思。
  • 诗作成因:关于这首诗的创作缘由,目前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不过,从诗中描绘的早发景象和对远方的思念来看,可以推测这或许是诗人在旅途中即兴吟咏之作。
  1. 艺术特色
  • 景物描写:诗中运用了信风催过客、候鸟起飞、船只争潮等生动的自然景观来营造早晨的氛围,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抒发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盼,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向往。
  • 语言风格:整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韵律和谐,体现了唐诗特有的音韵美。
  1. 文化价值
  • 历史地位:《早发东阳》作为唐代的一首五言律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审美影响:此诗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其精湛的技艺上,也在于它所蕴含的深邃情感和独特的美学风格,对后世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发东阳》不仅是唐代诗歌艺术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与艺术,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笔下那份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