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錥归隐

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今年芳草色,不失故山期。
遥想白云里,采苓春日迟。
溪花藏石径,岩翠带茅茨。
九转莫飞去,三回良在兹。
还嗤茂陵客,贫病老明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杨錥归隐》为唐代文学家钱起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归隐情怀和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祝福。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信息:《送杨錥归隐》由唐朝文学家钱起所作,他的生平经历丰富,曾在多个朝廷机构中任职,并因才学出众而受到赏识。《送杨錥归隐》是其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严谨的格律和对仗工整的诗歌特点。

  2. 原文内容:诗中“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过去从事世俗工作感到后悔,现在则回归到吟诵招引隐居生活的诗歌中。

  3. 主题思想: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深切祝愿。诗中多次提到春天、芳草和白云,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隐居生活画面。

  4. 艺术特色:钱起的诗歌注重格律和对仗,此诗同样体现了这一点。通过精心的选词和韵律安排,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5. 文化影响: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送杨錥归隐》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诗歌鉴赏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钱起的文学成就,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送杨錥归隐》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传达了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珍视。这首诗不仅是对钱起个人创作的一个展示,也是唐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