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楚次徐城

去家随旅雁,几日到南荆。
行迈改乡邑,苦辛淹晦明。
畏途在淫雨,未暮息趋程。
穷木对秋馆,寒鸦愁古城。
迷津坐为客,对酒默含情。
感激念知己,匣中孤剑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适楚次徐城》是唐代诗人钱起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分析: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去家随旅雁,几日到南荆。行迈改乡邑,苦辛淹晦明。畏途在淫雨,未暮息趋程。穷木对秋馆,寒鸦愁古城。迷津坐为客,对酒默含情。感激念知己,匣中孤剑鸣。
  • 译文:离家随着旅雁迁徙,几天后抵达了南方。行走着改变故乡的城镇,辛苦与疲惫笼罩整个夜晚。畏惧的路途在于连绵的雨天,傍晚之前匆忙前行。枯槁的树木对着秋天的院落,寒冷的乌鸦在古城墙旁啼叫。迷失于渡口如同做客一般,面对美酒只能默默感慨。感激之情涌向知音,心中宝剑发出声响。
  • 赏析:钱起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多次使用“穷”字,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以及与家乡的隔离感。而“孤剑鸣”则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坚强与不屈。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主题,即人生旅途中的不易和对知音的渴望。
  1. 作者生平简介
  • 钱起,唐代著名的诗人,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钱起早年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成功,直到唐天宝七年(748年),才终于考中进士。他的仕途经历颇为坎坷,曾任职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等职。晚年担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职,被誉为“钱考功”。
  • 虽然钱起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但他的诗作更多体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风格清逸,尤其擅长写景,与刘长卿并称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钱起在《适楚次徐城》中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如“对酒默含情”不仅反映了主人公的情感状态,同时也衬托了周围环境的寂静与寥廓。
  • 意象生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旅雁”、“荒郊”、“秋馆”等,这些意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幅画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语言简练:钱起的诗歌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如“几日到南荆”、“畏途在淫雨”,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旅途的艰难与未知的恐惧。

《适楚次徐城》不仅是钱起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与特点,同时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友情以及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