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幽期

清砧击霜天外发,楚僧期到石上月。寒峰深虚独绕尽,夜水浅急不可越。
窅机冥智难思量,无尽性月如空王。眼界行处不着我,天花下来惟有香。
我今胡为寄他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幽期》是唐代诗人鲍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更细致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鲍溶,字德源,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早年曾隐居于江南山中,后来游历四方,与多位文人交好。元和四年(809年),他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一名进士,但仕途不顺,最终穷困潦倒,飘泊无定。他的一生似乎与诗歌紧密相连,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2. 诗句赏析:诗中的“清砧击霜天外发”,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寒意。“楚僧期到石上月”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寒峰深虚独绕尽,夜水浅急不可越”,这两句展现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最后两句“眼界行处不著我,天花下来惟有香”,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情怀。

  3. 艺术特点:在艺术手法上,《怀幽期》采用了平实却含蓄的语言,通过简练的诗句传达深远的意境。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引人深思,体现了唐代诗歌简洁明快、意蕴丰富的特点。

《怀幽期》不仅是一首诗,更是鲍溶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鲍溶的文学成就及其在当时诗坛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