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衢金吾夜行行,上宫玉漏遥分明。
霜飙乘阴扫地起,旅鸿迷雪绕枕声。
远人归梦既不成,留家惜夜欢心发。
罗幕画堂深皎洁,兰烟对酒客几人。
兽火扬光二三月,细腰楚姬丝竹间。
白纻长袖歌闲闲,岂识苦寒损朱颜。
杂曲歌辞夜寒吟
介绍
《杂曲歌辞·夜寒吟》是唐代诗人鲍溶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该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冷夜晚所经历的孤独与凄凉,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致刻画,传达出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
《杂曲歌辞·夜寒吟》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有关。鲍溶生活在唐朝晚期,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此诗即是如此。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鲍溶的诗歌创作深受唐人诗歌传统影响,他不仅擅长五言、七言诗,还精通乐府和词赋等多种体裁。在这首诗中,鲍溶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孤独生活的感慨。他的这种表达方式和情感投入,使他的诗歌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从内容上来看,《夜寒吟》以冷清的夜晚为背景,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和人物的心情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中的“九衢金吾夜行行”,“霜飙乘阴扫地起”,形象地勾勒出了夜晚城市的繁忙景象以及随之而来的严寒天气。这些描述不仅仅是客观的自然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诗中还涉及了旅人、楚姬等人物,通过他们的活动,进一步渲染了夜寒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而“留家惜夜欢心发,罗幕画堂深皎洁”等句,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外在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在夜寒中独自面对的孤独和无奈。
从形式上来说,《夜寒吟》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歌形式——五言律诗。这种形式的诗歌韵律严谨,节奏鲜明,便于表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通过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例如诗中的“远人归梦既不成”与“留家惜夜欢心发”,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场景下的情感状态,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提升了艺术效果。
《杂曲歌辞·夜寒吟》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作品,也是了解唐代社会生活和文人心态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体会到作者深邃的艺术造诣,还能从中汲取到人生智慧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