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古日以远,举世丧其淳。
慷慨怀黄虞,化理何由臻。
步出城西门,裴回见河滨。
当其侧陋时,河水清且潾。
沧桑一以变,莽然翳荆榛。
至化无苦窳,宇宙将陶甄。
太息感悲泉,人往迹未湮。
瑟瑟寒原暮,冷风吹衣巾。
顾我谫劣质,希圣杳无因。
且尽登临意,斗酒欢相亲。
过河滨和文学张志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河滨和文学张志尹》
萧颖士的《过河滨,和文学张志尹》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感和哲理性的诗作。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黄河之景,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期待。
首句“隆古日以远,举世丧其淳”揭示了时间之久远,而社会风尚之衰败。接着的“慷慨怀黄虞,化理何由臻”表达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下道德风貌的忧虑。
“步出城西门,裴回见河滨”一句,通过诗人行走于城外的情景设定,为读者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人驻足河边,河水清澈,映照了内心的宁静与沉思。“当其侧陋时,河水清且潾”,这里用河水的清澈来比喻时代的清明与希望。
“沧桑一以变,莽然翳荆榛”则转折到现实,指出历史的变迁带来的混沌与芜杂。这既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对未来变革的期待。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混乱状态的哀叹。
尾句“太息感悲泉,人往迹未湮”则是全诗情感高潮的体现。诗人面对这片被遗忘的土地发出感叹,同时也暗示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些人和事值得铭记。最后,“瑟瑟寒原暮,冷风吹衣巾”则以大自然的寒意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和文学张志尹》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怀,也展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独到见解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