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陈羽山居

向来携酒共追攀,此日看云独未还。
不见山中人半载,依然松下屋三间。
峰攒仙境丹霞上,水绕渔矶绿玉湾。
却望夏洋怀二妙,满崖霜树晓斑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故人陈羽山居》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陈羽及其山水居所的怀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向来携酒共追攀,此日看云独未还。
    不见山中人半载,依然松下屋三间。
    峰攒仙境丹霞上,水绕渔矶绿玉湾。
    却望夏洋怀二妙,满崖霜树晓斑斑。

  2. 作者简介

  • 戴叔伦(732年—789年),字幼公,一作次公,唐朝后期的诗人、官员,出生于润州金坛(今江苏省金坛市)。他的仕途颇为显赫,先后担任过新城县令、东阳县令以及江西节度使府留后等职。戴叔伦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也有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情感的诗篇。他主张“诗家之景,如兰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一观点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主题思想:《过故人陈羽山居》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山居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通过对陈羽山居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过故人陈羽山居》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也值得人们深入研究。戴叔伦的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