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王相公缙

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
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
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该诗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及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韩翃(718年—793年),字君平,南阳(今河南省邓州市)人。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于天宝十三载考中进士,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的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他的一生虽然闲居长安十年,但并未停止创作。
  1. 诗歌原文
  • 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 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
  • 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
  • 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
  1. 诗歌鉴赏
  • 首联“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描绘了王公缙在朝廷中的高位与权力,同时也反映了他的责任重大。
  • 颔联“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地位和影响力。
  • 颈联“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表达了对王公缙坚守儒家文化和关注国家忧患的双重期待。
  • 尾联“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则描绘了王公缙即将奔赴边疆的壮阔景象。

《奉送王公缙赴幽州巡边》不仅展示了韩翃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风貌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