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
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
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

奉送王相公缙

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塞草连天暮,边风动地秋。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

注释:黄阁:指宰相的办公室。帷幄:古代用帷子做的帐幕,这里比喻宰相的办公室。丹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这里用来比喻朝廷。位高汤左相:汤和是明朝初年的大臣,官至左丞相。权总汉诸侯:权总汉诸侯是指他掌握了整个汉朝的权力。周南:周朝的南面疆域,这里指代汉朝。赵北:指赵国的北部边疆。双旌:古代仪仗中的一种,由旗杆和彩绸组成,这里比喻军队。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西南,是战国时期燕、赵两国交界处,也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幽州:古代行政区划,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塞草:指边塞上的草,这里用来描绘边塞荒凉的景象。边风:指边疆的风,这里用来描写边塞的气候。无因随远道,结束佩吴钩:没有机会跟随远道的人去远方,只能结束佩戴着吴地制作的刀剑。吴钩:一种短剑,吴地出产的刀剑以锋利著称。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王缙的一首赠别诗。全诗以“奉送王相公缙”为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首联“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描绘了王缙身居高位、辅佐皇帝的情景,展现了他的尊贵地位和崇高使命。颔联“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进一步突出了王缙的才华和功绩,使他成为汉室的栋梁之才。颈联“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既赞美了他继承周朝文化、关心国家大事的品质,又表达了他对赵地边疆的深切关怀。尾联“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则描绘了他即将踏上征途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既有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又有对友情不舍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