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游洛源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二月二日游洛源》是唐代诗人韩琮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其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韩琮,唐代文学家,字收之。他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状况。韩琮的诗词多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他的作品中不乏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感慨,体现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描述了在一个晴朗的新晴天,旧时的皇家园林里长满了绿草,仿佛又回到了过去。这里的“旧苑新晴”暗示了时间的变化与空间的转换,而“草似苔”则传达了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 “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表达了一种遗憾和哀愁的情感。作者通过这样的诗句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春天不再到来的无奈。
  1. 诗词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旧时皇家园林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古代文明的深情回忆。
  • 诗中的“新晴”、“草似苔”等词语,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且富含深刻的寓意。它们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体现,更是情感上的寄托和象征。
  • 从情感角度来看,这首词透露出作者对时光流转、美好不再的深切感慨。这种感慨不仅源于对过去的怀念,也反映了对现实的一种无力感和悲观情绪。

《二月二日游洛源》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思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解读,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