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
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
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
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
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
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
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
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
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
龙池护清澈,虎节到深邃。
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
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
介绍
《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是唐代诗人颜真卿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唐代,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的山水之作,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
颜真卿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秋天西山景色的喜爱。“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山峦连绵不断,层层叠叠,宛如一条条蜿蜒的山脉,环绕着山脚下的村落。这种景象给诗人带来了深深的感受,他通过细致的笔触,将这一自然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诗中还提到了“缮亭历三癸”,意味着在建造亭子的过程中,诗人走过了三个癸日,即连续的三个癸日,这样的细节描写让诗歌更加生动具体。“疏趾邻什寺”则描绘了诗人走近什寺时的情景,进一步丰富了整首诗的画面感。
在诗歌中,颜真卿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写道:“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在这里,“元化”可以理解为大自然的奥秘,而“始君”则是对自然界最高境界的赞美。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达了自己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诗中还涉及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体验。“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这里通过具体的行动,如“诛榛”和“养翘楚”来比喻自己的行为,旨在保护和培养那些最美好的事物。同时,“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这两句更是将诗人的视角投向了远处,描绘了他站在高处所看到的景色,仿佛能与天空相接,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它还蕴含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内涵。皎然作为唐代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这首诗作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于山水自然的热爱及其艺术表现的高超技巧。在诗中,“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等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捕捉,也表达了对远方风烟的新奇体验。
《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优美诗篇,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它不仅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也展现了诗人个人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修养。这首诗作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是研究唐代文化和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