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
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
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
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
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
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
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
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
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
龙池护清澈,虎节到深邃。
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颜真卿奉和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之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
秋风扫过山峦,山石林立,宛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
建造亭子经过三个月份,其旁边有寺庙。
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
玄元皇帝的灵迹隐藏其中,陆处士为高文公撰写了碑文。
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
清除杂草,让树梢更加茂盛;整理花穗,使它们更加芬芳。
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
俯瞰台阶,仿佛可以触摸到清澈的水面上的云彩,山峰苍翠欲滴。
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
周围的景色让人感到新鲜,远方的风景使人感觉与众不同。
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
倚靠在石头上,忘记了世间的纷扰;攀援云朵,得到了真正的意义。
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
珍贵的树林不要被剪裁,僧侣们高兴地可以庇护。
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
卫律(即刑法)的官员经过,众位英杰聚集在此。
龙池护清澈,虎节到深邃。
守护着龙池保持它的清澈,虎符授予了深藏不露的人物。
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
徒然想象登上山顶的情景,如今已无处可寻。

赏析:
这首诗是颜真卿在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九月所作,当时他与好友陆羽一起登上妙喜寺三癸亭。诗人以秋天的美景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抒发了自己对名利看淡、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