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成王碑附诗

太支十三,曹于弟季。
或亡或微,曹始就事。
曹之祖王,畏塞绝迁。
零王黎公,不闻仅存。
子父易封,三王守名。
延延百载,以有成王。
成王之作,一自其躬。
文被明章,武荐畯功。
苏枯弱彊,龈其奸猖。
以报于宗,以昭于王。
王亦有子,处王之所,唯旧之视,蹶蹶陛陛。
实取实似,刻诗其碑,为示无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曹成王碑附诗》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在探讨文学作品时,人们不仅关注其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还往往试图了解作者的生平与文化背景。《曹成王碑附诗》作为韩愈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更是研究唐代文化、历史及韩愈个人思想的重要资料。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从幼年丧父到中年经历官场风波,直至晚年获得朝廷的重用,韩愈的生平故事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研究素材。特别是他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贡献,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诗歌《曹成王碑附诗》的创作背景,与韩愈的政治经历紧密相连。李皋作为当时一位有政绩的官员,因政治斗争而遭遇不幸,其事迹被韩愈记载并附以诗文。通过这样的创作,韩愈不仅记述了历史人物的生平,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公正和忠诚的价值追求。

《曹成王碑附诗》本身,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韩愈卓越的文学才华。这首诗通过简洁的四言形式,传达了作者对于历史、道德和政治的深刻思考。诗中“或亡或微,曹始就事”、“文被明章,武荐畯功”等句子,不仅反映了李皋的政绩,也体现了韩愈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曹成王碑附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严谨的结构与生动的表现力。韩愈的诗歌注重音韵的和谐与节奏感,同时在句式和用字上追求精确与典雅。这首诗不仅在内容上具有深度,其语言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也使得它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曹成王碑附诗》不仅是韩愈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唐代文化和历史的缩影。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韩愈个人的文学风格和思想观点,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状况和文化底蕴。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特征以及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