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支十三,曹于弟季。
或亡或微,曹始就事。
曹之祖王,畏塞绝迁。
零王黎公,不闻仅存。
子父易封,三王守名。
延延百载,以有成王。
成王之作,一自其躬。
文被明章,武荐畯功。
苏枯弱彊,龈其奸猖。
以报于宗,以昭于王。
王亦有子,处王之所,唯旧之视,蹶蹶陛陛。
实取实似,刻诗其碑,为示无止。
这首诗是《曹成王碑附诗》的内容,它主要讲述了曹国的历史和曹成王的事迹。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太支十三,曹于弟季。
这句诗的意思是“太支十三,曹为弟季”。太支是古代的一种计数方式,表示十二。这里指的是曹操的兄弟曹丕在十三岁时被封为魏文帝。曹丕的弟弟曹植则被称为曹子建。或亡或微,曹始就事。
这句诗的意思是“或许灭亡或许微弱,但曹氏开始掌权”。这里的“就事”是指曹氏开始掌握政权,开始了他们的统治生涯。曹之祖王,畏塞绝迁。
这句诗的意思是“曹国的始祖王,畏惧边塞,断绝了迁徙。”这里的“祖王”是指曹操的祖先,而“绝迁”则是说曹操家族因为害怕边塞而选择定居。零王黎公,不闻仅存。
这句诗的意思是“零陵王刘黎公,没有听说还活着”。这里的“零陵王”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儿子刘义隆,他在位时封地为零陵郡。子父易封,三王守名。
这句诗的意思是“父子之间容易改变封地,三代君王坚守名声”。这里的“易封”是指更换封地,而“守名”则是保持名声和荣誉。延延百载,以有成王。
这句诗的意思是“延绵百年,有了成王”。这里的“成王”是指曹操的儿子曹丕,他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魏国的奠基人。成王之作,一自其躬。
这句诗的意思是“成王的作品,完全是自己亲手创作的”。这里的“作”是指创作,而“躬”是指亲自、自身。文被明章,武荐畯功。
这句诗的意思是“文章被明文表彰,武功推荐给杰出的功臣”。这里的“文被明章”是指文章得到了表彰和赞扬,而“武荐畯功”是指武将们获得了卓越的功绩。苏枯弱彊,龈其奸猖。
这句诗的意思是“消除枯萎、疲软,打击邪恶嚣张”。这里的“苏枯弱彊”是指让枯萎疲软的地方恢复生机,而“龈其奸猖”是指打击邪恶嚣张的行为。以报于宗,以昭于王。
这句诗的意思是“以报答家族,以彰显君王”。这里的“报宗”是指报答家族,而“昭王”是指彰显君王的威信和尊严。王亦有子,处王之所,唯旧之视,蹶蹶陛陛。
这句诗的意思是“国王也有儿子,处在王位上,只有过去的眼光,一步步地走上台阶。”这里的“王之子”是指国王的儿子,而“唯旧之视”是指只有过去的眼光,即只能从过去的经验出发来看待现在的事情。实取实似,刻诗其碑,为示无止。
这句诗的意思是“实际上取其相似,刻在碑上,以示永远不会停止”。这里的“实取实似”是指实际上取得相似的东西,而“刻诗其碑”是指将诗歌刻在碑上作为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