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新复旧山川,古戍秦原景象鲜。
戎虏乞降归惠化,皇威渐被慑腥膻。
穹庐远戍烟尘灭,神武光扬竹帛传。
左衽尽知歌帝泽,从兹不更备三边。

译文:

在萧关,新收复的山川恢复了旧日的景象,古老的边疆秦原景象依旧。

戎族乞求投降归附,皇威逐渐被慑服腥膻之辈。

远处,穹庐远戍烟尘已灭,神武光扬竹帛传遍了四方。

左衽之人都知帝恩浩荡,从此再无需备三边之患。

注释:

  • 萧关: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境内,是通往中原的重要关口。
  • 秦原:指秦岭以北的原野,这里指的是边境地区的自然景观。
  • 戎虏乞降:表示戎族(古代北方民族)请求投降。
  • 惠化:恩惠的教化,这里指和平与安定。
  • 震腥膻:使腥膻之物震慑。腥膻,指野兽或腐败的东西,泛指不文明或野蛮的事物。
  • 穹庐:蒙古人的毡帐,这里借指蒙古族。
  • 帝泽:皇帝的恩泽,这里指皇帝的治理和恩赐。
  • 右衽:古时汉族人的衣领向右交叉,这里指汉族。
  • 备三边:防备三个方向的边境,强调防御措施的全面性。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繁荣的美好愿景和对皇帝圣明统治的赞美。首句描绘了萧关地区经过恢复后的宁静景象,第二句反映了边疆地区的和平与安宁。第三句提到了戎族请求投降,展现了皇威的威严和威慑力。第四句描述了远方穹庐的烟尘已经消失,彰显了皇帝的神武和光辉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左衽之人感恩戴德,不再需要防备边疆的忧虑。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和平与繁荣的向往,以及对皇帝圣明治理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