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蔽于目,释负于躬。
方乎所部,禁绝浮屠。
风雨顺易,粳稻盈畴。
人得其所,乃恬乃讴。
化成有代,思以息劳。
虚位而俟,奄忽滔滔。
维德维绩,志于斯石,日远弥高。

【注释】

祛蔽于目:指消除人们的愚昧无知。

释负于躬:解除人们精神上的负担。

禁绝浮屠:指废除佛教,恢复道教。

粳稻盈畴:指农田丰收。

人得其所:使百姓安居乐业。

乃恬乃讴:指人民生活安定,心情愉快。

化成有代:教化成就一代。

思以息劳:思念用这种功德来减轻人民的劳动。

虚位而俟:空着职位等待。

奄忽滔滔:突然之间声势浩大。

维德维绩:维护道德,建立功业。

【赏析】

此诗是一篇碑铭,作者在文中对洪州(今江西南昌)的治理功绩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评价,其内容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

首两句“祛蔽于目,释负于躬”,意思是扫除了人们的愚昧无知,解除了人们精神上的负担。这两句表明了作者认为只有扫除民众的愚昧和解除人们的精神负担,才能使社会得到安定和繁荣。

第三句“方乎所部,禁绝浮屠”,意思是指作者在治理过程中坚决执行法令,禁止人们信奉佛教,恢复了道教的地位。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宗教的态度是排斥的,他主张以道教为主,以佛教为辅。

第四句“风雨顺易,粳稻盈畴”,意思是说在作者的治理下,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农民得到了很好的生活。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田园景象,反映了作者治理下的社会稳定、繁荣和富足。

接着五、六两句“人得其所,乃恬乃讴”,意思是说人民生活安定,心情愉快,歌颂国家的美好。这说明了作者治理下的人民生活幸福,社会风气良好。

最后两句“化成有代,思以息劳”,意思是说国家的教化达到了一代又一代,希望用这种功德来减轻人民的劳动。这是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期望,希望国家永远繁荣昌盛,人民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

整首诗歌通过对洪州治理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即以民为本,以法治国,以德治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