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霜

金祇暮律尽,玉女暝氛归。
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
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
自有贞筠质,宁将庶草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霜》是唐代诗人苏味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

  1. 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唐圣历三年久视元年(700年),此时苏味道在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高位,负责文坛事务。
  • 作者生平:苏味道,唐代官员,赵州栾城人。他九岁能文,二十岁举进士,历任多个官职,曾随裴行俭征讨突厥,并最终成为宰相。他工诗善文,与李峤并称“苏李”,同时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为“文章四友”。他的诗文作品有《全唐诗》存录,但因新、旧《唐书》无传,其文集已佚失。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金祇暮律尽,玉女暝氛归。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自有贞筠质,宁将庶草腓。”
  • 注释: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霜降时的景象和感受。其中,“金祇暮”意指黄昏时分,“玉女暝氛归”描述了天黑后雾气回归的景象,而“带日浮寒影”则形象地表达了阳光穿透寒冷,形成美丽的光影。
  1. 诗歌主题与艺术特色
  • 主题:此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自然美的深刻体认。诗人通过对霜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在美的精神。
  • 艺术特色: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善于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孕冷随钟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而“自有贞筠质”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1. 历史文化背景
  • 唐代文化氛围: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苏味道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其作品深受后世赞誉。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文学价值:这首《咏霜》不仅展现了苏味道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
  • 影响:苏味道的诗歌影响了后来许多文学家的创作,尤其是在表现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方面,他的作品成为了后世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咏霜》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个时代文化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唐代诗歌的精湛技艺,还能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