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霜芜叶下枝,几回吟断四愁诗。
汉家若欲论封禅,须及相如未病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满地霜芜叶下枝,几回吟断四愁诗。
汉家若欲论封禅,须及相如未病时。
《冬夜寓怀寄王翰林(一作翰林王补阙)》是唐代诗人窦庠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是窦庠抒发思念之情的作品,通过描绘冬夜的清冷和孤寂,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
在《冬夜寓怀寄王翰林》中,窦庠通过对冬天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寒冷与孤独的氛围。诗句“满地霜芜叶下枝”形象地刻画了冬夜的静谧和萧瑟,而“几回吟断四愁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纠结与苦闷。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心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背景下文人的精神风貌。
窦庠作为登州刺史的身份背景,也为这首诗增添了一层历史的色彩。在那个时代,文人常常被赋予了特定的政治和社会角色,他们不仅要关注文学创作,还要关心国家的安危和社会的稳定。窦庠的这种经历可能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冬夜寓怀寄王翰林》不仅是窦庠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唐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能够更加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