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刍随昼哭,数里至松门。
贵尽人间礼,宁知逝者魂。
笳箫出古陌,烟雨闭寒原。
万古皆如此,伤心反不言。
观葬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葬者》是明代诗人沈一贯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墓地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与亡者的哀思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死、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
- 沈一贯(约1554年—1620年)字肩吾,号龙江,明代浙江鄞县人,隆庆二年进士,万历二十三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万历二十七年拜东阁大学士。他在政治上颇有成就,但因与同僚不和而被罢相,后在民间享有较高的声誉。
诗歌原文:
素翣照青燐,啾啾鬼哭新。
园前无限地,何处未来人。诗句解析:
- “素翣照青燐”:这里的“素翣”指的是用白色的羽毛装饰的伞或扇子,用以悼念死者。“青燐”是指磷火,一种发光的矿物质,常用来象征亡灵。这句诗通过这些元素,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阴森恐怖的墓地景象,营造出一种悲伤沉重的氛围。
- “啾啾鬼哭新”:这里的“啾啾”是一种模拟哭声的声音,通常用来表达悲痛和哀悼。“鬼哭新”则进一步强调了死亡和悲伤的主题。这句诗通过声音和动作的结合,传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凄凉和哀伤。
- “园前无限地,何处未来人”:这里的“园前”可能指的是墓地或者丧家的场所。“无限地”表示无边无际,强调了墓地的广阔和深远。“何处未来人”则表达了一种永恒的等待和思念。这句诗通过对墓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尽期盼。
《观葬者》作为一首反映生死哲理的诗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死亡、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